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跨情境下集群行为的动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维  王二平  周洁 《心理学报》2012,44(4):524-545
群体性事件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情景设计的方法, 考察了跨情境下群体相对剥夺如何通过群体认同作用于集群行为, 及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 同一触发情境下, 群体认同调节群体相对剥夺-集群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一般群体认同凸显的个体在高群体相对剥夺水平下有更强烈的集群行为参与(意向)。这源自群体认同对群体相对剥夺不同水平下群体效能与集群行为意向之间的二次调节。对于特定群体认同凸显的个体, 无论群体相对剥夺水平的高低, 都有较高的集群行为参与(意向)。这当中, 群体愤怒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2) 不同触发情境下, 群体认同对群体相对剥夺与集群行为意向的调节作用出现差异。该调节作用仅出现在利益无关情境中。此外, 群体愤怒与群体效能对集群行为意向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有区别:在利益无关情境中, 群体愤怒的影响显著大于群体效能; 在利益相关情境中, 群体效能与群体愤怒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扩展了集群行为的双路径模型, 并为政府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2.
社会公平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对社会公平的感知即社会公平感直接决定着个体的机构信任,并影响其公共合作参与。本研究将社会公平感分为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将机构信任度分为工具信任和动机信任,采用实验室情境设计的方法,引入最后通牒博弈和免责博弈范式,通过2个实验系统探讨"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的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正作用于个体的公共合作态度与意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共合作的双路径模型:外部路径由分配公平产生工具信任和动机信任,进而触发公共合作;内部路径由程序公平产生动机信任和工具信任,进而触发公共合作;二者结合构成个体参与公共合作的双动力系统。双路径模型的适用性在组织情境和社会情境下均得到了支持。  相似文献   
23.
颈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3%~3.3%;有症状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高达4%.积极地干预危险因素和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症状的患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24.
张书维  申翊人  周洁 《心理学报》2020,52(2):240-256
公共管理的本质是公共决策。“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指当地民众对于公共决策的持续接受和支持程度, 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基石。本研究借助“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视角, 通过两个调查实验(N = 354 + 354), 一个现场调查(N = 520), 全面考察公共决策透明(过程透明和内容透明)与社会许可之间的因果关系, 进而明确这一关系的作用边界。结果发现:1) 决策过程透明与内容透明正向影响社会许可; 2) 政府信任调节决策内容透明与社会许可的关系; 3) 结果依赖调节两类透明与社会许可的关系。基于这些结果, 作者总结出正性的“决策透明效应”以及“谨慎的不介意”和“有选择的忽视”之双缓冲作用, 即“一提两抑”, 以更好地理解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机制。  相似文献   
25.
走进军营     
金风送来秋高气爽的九月,同时也给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从山南海北迎来一张张全新的面孔。正当同学们刚刚冲洗掉旅途的风尘,还未来得及畅诉相聚的感受,甚至还末曾把这座修院的轮廓打量清晰之时,又匆匆地装点行囊、披挂整齐,向某部队的驻地进发了。因为在那里要接受为期半月的封闭式军事化训练,也将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绘上一抹淡淡的橄榄绿。接触军营,首先是那严明如铁的纪律。起床、洗漱、训练、休息……每天的安排和行动,在哨声和时针的指挥下执行得井然不紊。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正是在这日常的纪律里,铸造厂他们服从的精神。…  相似文献   
26.
张书峰 《美与时代》2014,(11):136-136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英文作theSilk 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相似文献   
27.
基于“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二维视角,对行为公共政策专业期刊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 (2017~2022)与Behavioral Science&Policy (2015~2022)中40篇助推研究的108个实证结果进行元分析,系统评估助推措施有效性,比较不同认知路径和透明程度助推措施的相对优势,探索助推效果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认知路径、透明性与异质性因素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1)助推干预效果综合效应量较小,不同研究效应量呈现明显差异;(2)不同认知路径与透明性的助推有效性存在差异,助推的认知路径与透明性对其有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3)助推效果受研究设计和行为领域的影响,助推发挥作用的认知路径、助推设计的透明性与异质性影响因素间呈现出复杂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2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张书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横向的分权经济。在此体制中,市场和国家都不是万能的。市场主要着眼于功能、机制、效率,因而它突出有利于发挥功能、增强机制、提高效率的原则上的平等。政府则在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中主要是社会供求、公众利益、社会平等问题,因而它比较关注有利于平衡社会供求、协调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平等的事实上的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一种横向的法制经济。在此体制中,不论是市场的活动还是国家的行为,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因此,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具备市场、国家和法律这三方面的相关条件。第一,要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我们的公平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效率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是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达到共同富裕的公平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性条件。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首先要适当抑强扶弱;其次要搞好社会统筹;再次要利用分配杠杆,以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为前提,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第三,建立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法律体系。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经“济。法律要根据分权  相似文献   
29.
行为社会政策是基于人的行为特点而设计, 使用“助推”作为政策工具来执行的社会政策。它是行为科学在社会政策范畴的应用, 其原理在于洞察人们做选择时的行为偏好, 以隐性且非明显经济刺激的方式谋求公众利益。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 基于自愿性和信息性的统一, 可将行为社会政策中的助推策略分为增加策略、减少策略和转换策略; 三大策略被用于再住院率、儿童健康、社区养老、入学资助、就业问题、器官移植和精准扶贫等民生领域, 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提高公共福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和技术, 助推并非万能, 需要政策制定者对症下药、精确识别、权衡使用, 规避“行为官僚”, 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0.
在纪念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王船山逝世二百九十周年之际,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2年11月9日至1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