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宣扬敬老精神,呼吁关注老人事工香港华人基督敦联会为唤起信徒关注当前社会上的老人问题,将每年的7月定为“敬老月”。该会呼吁属下会员教会在今年7月举行“敬老主日”,并为其所属的两所老人院捐款;此外,还举办了“基  相似文献   
102.
关于价值原始发生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原始发生的角度看,人之所以能够从动物界分化出来而成为特殊的动物,既不是因为大自然对人类的偏爱,也不是因为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纯粹的自然必然性或上帝的意志)在人与动物之间划定了某种界线。人与动物的分野是由于两者对待自然界的活动方式的不同,而分野的标志又是活动过程中价值因素的原始发生。  相似文献   
103.
宁办 《天风》2002,(11)
美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发表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2002年10月7—8日,包括基督教和东正教在内的,拥有26个会员教会、5千万信徒的美国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在纽约举行执行委员会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104.
以李滋然《〈明夷待访录〉纠谬》和宋育仁《宋评〈明夷待访录〉》为代表,清末的《明夷待访录》批评充分展现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复杂性及转型之际的内在张力。李滋然基于守旧立场而对《明夷待访录》展开的激烈抨击,其实并不合乎孔孟思想原旨;相反,宋育仁基于儒家经典政治理想而顺应、反思西方近代政治发展趋势的《明夷待访录》诠释,反映了儒家政治传统在近代转型过程中返本开新乃至接引与反思西方近代政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5.
“新兴宗教“的现象,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如何准确地认识,是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将从一些社会调查材料入手,看一看究竟什么人容易加入新兴宗教团体。一、年龄事实上,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可能加入新兴宗  相似文献   
106.
明清时期,民间信仰中关帝、观音、文昌信仰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三大民间信仰,由于来源不同,所持立场有异,所呈现的庇佑解厄、教化劝善形态各异,但其共同之处,是在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劝人向善,其核心为"养德"。其劝善实施的路径通常由救度苦厄开始,以劝善养德为归结,呈现出一种伦理善扩散的固定模式,表现为不同于正统宗教的一种特有的"养德"形式。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解析。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为作者于1992年4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原文为英文,高师宁译。转载自《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已收入《求索与见证——陈泽民文选》(2007)。  相似文献   
108.
宁办 《天风》1996,(8):36-37
5月6日,春光明媚的上海空气格外清新。和煦的东风吹来海上淡淡的咸味,也带来了海外教会弟兄姊妹们的问候与关注——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访华团一行14人在该会国际部主任达威·埃普斯先生(Mr.Dwain Epps)的带领下陆续抵沪,拉开了这次有历史意义的中国之行的序幕。 世基联的这次访问,经过两年多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9.
110.
宗教的现代价值与社会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不仅弦歌不绝,而且还越来越成为敏感而热点的话题。这固然与当今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息息相关,但也必然有其内在的理由和根据,有其现代性的价值与意义。最近,本刊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围绕“宗教的现代价值与社会意义”进行了笔谈,希望能由此引发读者诸君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