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为探讨儿童父母拒绝、问题行为、家庭环境纷杂度和同伴拒绝的关系,该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母亲报告和同伴提名的方式对济南市三所小学4年级至6年级共307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拒绝对儿童的同伴拒绝和外化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父母拒绝与同伴拒绝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环境纷杂度调节了父母拒绝通过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影响同伴拒绝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即低家庭环境纷杂度可以作为一种保护因素,降低遭受父母拒绝的儿童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 对1618名儿童的攻击进行了4年(9岁~12岁)的追踪研究, 分析了童年中晚期攻击的一般发展轨迹、亚组发展轨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总体上, 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攻击水平随年龄而下降。(2)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表明, 童年中晚期母亲报告的儿童攻击呈现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 即无攻击轨迹、低攻击—下降轨迹以及持续高攻击轨迹, 各轨迹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68.7%、26.8%、4.5%。持续高攻击轨迹组以及低攻击—下降轨迹组的儿童在童年晚期均面临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困难。(3)多项Logit模型以及卡方检验表明, 男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攻击轨迹组(高或者低攻击轨迹组), 而女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无攻击轨迹组; 但这并不说明高攻击轨迹组中没有女生, 约2%的女生属于高攻击轨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