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 对1618名儿童的攻击进行了4年(9岁~12岁)的追踪研究, 分析了童年中晚期攻击的一般发展轨迹、亚组发展轨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总体上, 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攻击水平随年龄而下降。(2)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表明, 童年中晚期母亲报告的儿童攻击呈现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 即无攻击轨迹、低攻击—下降轨迹以及持续高攻击轨迹, 各轨迹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68.7%、26.8%、4.5%。持续高攻击轨迹组以及低攻击—下降轨迹组的儿童在童年晚期均面临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困难。(3)多项Logit模型以及卡方检验表明, 男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攻击轨迹组(高或者低攻击轨迹组), 而女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无攻击轨迹组; 但这并不说明高攻击轨迹组中没有女生, 约2%的女生属于高攻击轨迹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早期问题行为发现量表、社会技能测量量表对 12 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进行测量 ,其中学习困难儿童和非学习困难儿童各 6 0名。结果发现 :1.学习困难儿童与非学习困难儿童相比存在明显的问题行为 ;2 .学习困难儿童相对于其非学习困难同伴社会技能低下 ;3.学习困难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技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