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因材施教是儒家教学的重要原则,其在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子在提出因材施教时暗含着"中庸"的指向,他对"材"的辨识是他施教的前提,其内容也比较灵活,不具有强烈的思想倾向性。其作为教学原则被后世儒家学者继承并发扬,一方面它具有积极的宏观指导性,另一方面它也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诸多挑战。在这些挑战中,师者的思想倾向性和对"材"的辨识准确性都影响着因材施教目标的实现。从历史角度重新审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其思想内涵,进而为我们当下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通过两个子研究分别考察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行为间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注意分散与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高风险大学生自伤意图的缓解作用。研究1在1066名大学生中采用问卷调查,探索累积环境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作用及模式。基于研究1的结果,研究2选取符合高风险背景的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实验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予以考察。本研究结果表明:累积环境风险对男女大学生自伤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均符合非线性“正加速模式”,但男生群体随累积风险数量增加而引发的自伤行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女生。对于高环境风险背景下的大学生,注意分散和认知重评两种策略均能降低其自伤倾向性与自伤认同,但不能降低其自伤意念。这提示应重视对经历了高环境风险的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的干预,以减少其采取自伤行为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43.
为了进一步探讨丧偶与抑郁水平之间的关系,讨论社会网络(包括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丧偶与抑郁水平的关系及社会网络作用机制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4年调查中7649名老年人(其中丧偶老人2149名,男性715,女性1434;在婚老人5500名,男性3398,女性2102)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丧偶对老年人抑郁水平有消极影响,但影响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丧偶老人的朋友网络显著低于男性在婚老人,而女性老年人中无此差异;相对于在婚老人,家庭网络对男性丧偶老人的抑郁水平的缓解作用更大,而在女性样本未发现家庭网络的缓冲作用。应重视丧偶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丧偶老年人,家庭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从而缓解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4.
使用模拟研究方法比较了以往研究中提出的基于观察信息矩阵、三明治矩阵的Wald(分别表示为W_Obs、W_Sw)、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统计量以及新提出的基于经验交叉相乘信息矩阵的Wald统计量(W_XPD)在模型——数据失拟条件下进行项目水平上模型比较时的表现。结果显示:(1)W_Sw的一类错误控制率有很强的健壮性。(2)W_XPD在Q矩阵错误设定的大多数条件下的表现优于W_Sw。结论:模型—数据拟合良好时可以使用W_Sw进行项目水平上的模型比较,当模型与数据失拟时W_XPD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5.
对1222名青少年进行六个月的追踪测查,以探讨父母自主支持、父母心理控制和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前、后测父母自主支持均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2)前、后测父母心理控制均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3)前测父母自主支持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前测网络成瘾也可以预测后测父母自主支持。(4)前测父母心理控制可以预测后测网络成瘾,但前测网络成瘾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父母心理控制。本研究揭示了父母因素与青少年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年幼儿童与一方家长观看视频前、观看视频中以及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比较,考察视频提供的互动性示范以及视频的文化适宜性对1-2岁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视频丰富的互动内容对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此影响受视频的文化适宜性的制约。视频注意以及亲子互动质量的下降是观看视频中亲子互动得分减少的原因。研究最后对以婴幼儿为受众的视频内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7.
研究采用EEG技术,以ssVEP为指标,通过3个实验对直视是否比斜视更吸引注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显示:仅在面孔直立条件下,斜视转直视诱发的ssVEP信噪比显著高于直视转斜视,且在注视方向静态呈现以及动态变化幅度减小的情况下直视与斜视在ssVEP信噪比上的差异消失。结论:直视更吸引注意,且直视在注意吸引上的优势主要跟其表达的社会信息相关,而非特征信息;注视方向呈现方式和动态变化幅度可能是直视捕获注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8.
灰色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新成果王学萌:灰色系统理论的诞生,为系统科学理论群体增强了一个新成员,这个理论不仅为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手段,而且也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问题。灰色系统是指信息不完全的系统。所谓信息不完全,可表现为(卫)系...  相似文献   
4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术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同时,开始不满足于仅仅由传统插画带来的视觉享受。通过分析当下皮雕的主流表现形态、现代插画在皮雕表现中的局限性,探讨如何在传统皮雕技法基础上更好地雕制出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插画新形态。  相似文献   
50.
无辜受害者信息往往打破民众“好人有好报”的公正世界,而这种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也因人而异。通过情绪Stroop效应验证这一心理现象,并探讨观察者与无辜受害者的群体归属以及观察者的不公正体验是否会影响公正世界信念威胁的程度。结果表明:(1)无论观察者是否与无辜受害者属于同一群体,或者观察者有无不公正体验,无辜受害者信息均会激活观察者的公正世界信念。(2)相比于外群体,当观察者与受害者属于同一群体类型(内群体)时,其公正世界信念的激活程度更强。(3)内群体观察者在有和无不公正体验的条件下,公正世界信念的威胁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