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28篇
  免费   4888篇
  国内免费   9155篇
  2023年   959篇
  2022年   1051篇
  2021年   784篇
  2020年   911篇
  2019年   1344篇
  2018年   1665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954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1917篇
  2013年   1573篇
  2012年   7852篇
  2011年   9531篇
  2010年   3609篇
  2009年   3046篇
  2008年   8421篇
  2007年   8048篇
  2006年   7384篇
  2005年   6201篇
  2004年   5509篇
  2003年   5095篇
  2002年   4519篇
  2001年   3275篇
  2000年   4182篇
  1999年   1772篇
  1998年   626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543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587篇
  1993年   517篇
  1992年   483篇
  1991年   457篇
  1990年   483篇
  1989年   456篇
  1988年   592篇
  1987年   577篇
  1986年   437篇
  1985年   530篇
  1984年   437篇
  1983年   454篇
  1982年   366篇
  1981年   353篇
  1958年   641篇
  1957年   523篇
  1956年   448篇
  1955年   425篇
  1954年   334篇
  1953年   304篇
  1952年   29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这篇文章发表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九期上。作者主要是根据马克思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和《马克思早期著作选》中某些文章)并使用马克思早期用过的术语写成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人们一般对于把辩证法定义为认识论和逻辑注意较多,而对于把辩证法定义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论则注意较少,所以他们就来专门讨论后面这个定义。作者企图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涂上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色彩,抹煞它的阶级性质。作者把马克思说成“既是人道主义者,同时又是现实主义者”,把唯物辩证法说成是“关于把自然世界改造成人的世界的科学,是把人的世界本身革命改造成人道的世界、把人提到‘人的高度’(马克思语)的学说”,是“关于人及其活动的学说”(这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脏和中心”),“是关于把自然改变为人化自然的学说”,是“自由的人的活动的理论”。他们避而不谈人的阶级性,却说什么:“马克思认为对于生活和科学只有一个基础——社会地发展着的人的本性”,还说:“在渗透着积极人道主义内容的无产阶级的活动中,人得到了恢复”;“共产主义革命是原则高度的实践”,它把社会提升到“人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批判的,这个哲学“变成批判的革命的思想和对实践的批判意识”;马克思曾把“‘亵凟’哲学的任务同革命改造世界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现实提高到哲学水平,而哲学则提高到现实水平”。  相似文献   
942.
K.S.Lashley和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S.Lashley(1890—1958)为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其一生主要从事研究动物脑的机能与行为的关系問題。1929年9月,他以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名义向第九屆国际心理学代表大会发表了《行为的基本神經机制》的演说,后来登载在1930年的《心理学評論》上。由于这篇演说集中地攻击了反射的理論,当时就引起巴甫洛夫的反击,写了一篇題为《生理学者对心理学者的答复》的文章,发表在同年的《心理学評論》上。在这篇文章里,巴甫洛夫提出了著名的反射理論的三個基本原理。自从巴甫洛夫于1936年逝世以后,Lashley继續做了不少实驗并写了不少文章支持和发展他自己的观点,直至他逝世。Lashley的大部分实驗是用白鼠做的,但也用猿猴作为实驗的对象。他的机械主义的行为主义观点,在晚年已愈来愈和格式塔学派趋于接近了。但無論如何,由于他的研究涉及許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論問題,并且由于他儼然自成一学派,对心理学影响很大,所以他的实驗事实和理論观点值得我們注意,批判其錯誤的观点,吸取其有益的事实。最近美国出版了《Lashley的神經心理学》一书,选载了他生前的卅一篇重要的论文,包括引起巴甫洛夫爭論的那篇演讲詞在內?鸫笱е睦硌Ы淌贓.G.Boring特为此书写了绪言,概括地敘述了Lashley一生中实驗研究的重要工作和理论著述,特为譯出,以供国內心理学者、生理学者及其他有关学种的同志們参考。  相似文献   
943.
这篇文章是评介萨特尔的《辩证理性批判》的。作者比较了《存在和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的同异,说萨特尔受了工人阶级的“不自觉的影响”,他的“立场改变”了,过去是“用现象学方法来描述人的存在的特征”,现在则是“用辩证方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来探讨“人的处境”。作者介绍了这本著作的人本学和“辩证方法”,解释了萨特尔的若干基本概念,如自在与自为、内在与外在、内在化与外在化、有机实践与总体化、肯定与否定、主观与客观、被动的主动性与主动的被动性、自由与必然等等。  相似文献   
944.
作者(R.W.Sellars,1880年一)是批判实在论代表之一,美国密支根大学教授,《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的编委,著有《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书。本文原载《哲学与现象学研究》1965年3月号,译时作了删节。作者说他主张“进化的唯物主义”,“拥护渐进论”,“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作者认为,英美经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斗争中的三个主要竞争者。他反对各派哲学之间的斗争,要人们放弃对自己哲学的信仰,彼此“相互滋养”,并且要减少“哲学上的文化隔阂”,创立和追求一种既不属于这三派哲学但又把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的哲学。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时,他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颇感兴趣。他一方面诽谤和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唯物主义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混合”,是按照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思考问题,并且“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另方面企图模糊、取消辩证法同庸俗进化论的界线,辩证唯物主义同存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界线,寻求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甚至胡说什么“列宁寻求建立一种实在论”。作者说,存在主义在欧洲已成了流行品,它“作为第三哲学势力起作用”。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着重点就是人的状况问题。作者把萨特尔当作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他对于研究这三派哲学“最有用”。他说萨特尔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然而,他却无意中给萨特尔帮了倒忙,道破了萨特尔伪装赞成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认为他既想避开唯物主义又想避开唯心主义,力求用妥协的办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色勒士的观点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竭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时,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彼此调和、互相融合,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945.
“在我们时代里,社会主义胜利和技术革命描绘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图景。在这个时代里,世界的社会进步决定性地取决于: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如何不断更好地掌握作为直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并使之有益于人民的福利”。(瓦尔特·乌布利希在中央委员第五次会议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946.
1964年4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党内有教授头衔的库埃拉(Alfred Kurella)在耶拿大学哲学系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所作的这个报告中说,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常常带有变化不定,有时是自相矛盾的含义。马克思从来就把异化分为两种,即无利害关系的异化和敌对性的异化。前者可以转化成为后者。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把异化概念和异己的事物看得太神秘、太可怕了。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异己的东西完全不是什么可厌的和敌对的,相反,它是人类生活本身所固有,甚至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去占有异己的东西,也就无法生活。他说,从人生到世上时起,他所碰到的一切东西,包括他所说的语言在内,都是异己的,也就是说,他所遇到和使用的一切,都是他的先人所预先创造好的。他说,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意义是无利害关系的,是中性的,因为马克思一再把“外化”和“异化”象同义词一样加以使用。他认为,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的研究中找到了走向劳动价值学说的道路,发现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原因,一句话,在异化的概念下,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生产同私人占有问的矛盾。最后他指出,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基本矛盾的一切可怕影响都看成是异化现象,会妨碍人们去发现真正的真理。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为作者1961年10月在美国心理学会21分组作的主席报告,文中回顾了美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水星计划中所作的研究工作并瞻望了宇宙飞行未来可能向心理学提出的研究课题。文章前部所述是一些已成过去的研究的概况,后部是作者的一些设想,仅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48.
在国外关于认识论去向的讨论中,有两种意见值得重视。一是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奎因提出的认识论科学化趋向。他认为,认识论应成为专门研究认知过程、规律、方式的自然科学。二是当代西德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认识论扩大化倾向。他认为,认识论要与整个人类文化融合。从理论体系上说,中国当代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有直接联系,其发展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继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基础,吸取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研究成果,突破认识论即知识论的陈见,使认识论研究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各方面联系起来,在理论深化发展的同时,成为具有行为指导意义的方法论原则。第二,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准确了解现代自然科学对认知过程、思维机制、智能模拟等问题的研究进展及成果,注意吸取脑科  相似文献   
949.
一、系统科学规律可归纳为:(一)系统层次规律。由要素、等级、世界三个系统原理组成。(二)系统环境规律。由系统功能、系统生存、开放系统三个基本原理组成。(三)目的信息规律。包含目的性运动原理、信息序变原理、目的信息原理。(四)反馈控制规律。包含信息反馈、调节控制、反馈控制三个基本原理。二、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可归纳为:(一)系统和要素;(二)结构和功能;(三)开放和封闭;(四)控制和调节;(五)信息范畴;(六)反馈范畴;(七)目的性范畴。  相似文献   
950.
在科学哲学林立学派中,最近出现了一种温和理性主义,例如,英国的牛顿·史密斯就是一位温和理性主义者,他的《科学的合理性》就是这方面的专著。按照温和理性主义的观点,科学合理性的关健在于包含以下两个要素的理性模式:①科学的目的;和②参照给定的证据背景进行理论评价的评价原则或原则组,这些原则组能够评价理论事实上或可能接近科学目的的程度。在温和理性主义看来,一切理性主义必须面临的挑战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理论的不可通约性;②怎样以充足的理由为提出的科学目的辩护;③为了表明这种科学目的是正当的,上述比较原则事实上是达到科学目的的手段,④为了证明科学是一个进步过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