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经学系传谱》的作者赵灿纳国昌《经学系传谱》是关于中国清真寺经堂教育沿革的唯一专著,也是中国伊斯兰教珍贵的典籍之一,作者自称"晋陵裕心贫者,斗芒甫赵灿"。明代后期,中国伊斯兰教呈现"经文匾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①状态。有识之士群起... 相似文献
73.
审美情感是指按照审美标准对物质或精神现象的美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国大学生审美情感问卷》对我国范围内的3类地区14个大城市51所高校10056名研究生进行首次大规模审美情感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研究生审美情感尚属正向积极,其中自然美感得分最高,人文美感得分最低;研究生的审美情感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年级间的差异,在自然美感和仪态美感上女研究生显著高于男研究生,在审美情感总分、自然美感、仪态美感的得分上有奖励组显著高于无奖励组,在科学美感的得分上理工科的学生显著高于文科生;研究生的部分审美情感发展优于本科生;舆论关注、自我要求和价值认同等是影响审美情感的三个主要因素,此外阅读量对研究生的人文美感以及人际关系对研究生的自然美感均有较强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自觉地使它与经济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这个结合,加强就有了条件,否则,就只能削弱。而要结合,必须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经济工作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回族史及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中,西藏穆斯林与清真寺的研究是最薄弱的。马以愚、傅统先及其他中外学者所著中国伊斯兰教史的专著均未言及西藏的穆斯林与清真寺。前些年出版的《回族简史》亦不言西藏的回族。当然,西藏穆斯林与清真寺史的研究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有关资料及文献极为零散;另外,有些史料今日看来,也不适用。 相似文献
76.
伊斯兰教载入中国典籍,最早见于唐代杜环《经行记》:“诸国陆行之所经,山胡则一种,法有数般,有大食法,大秦法,寻寻法……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致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而已”。记中的‘法”,显然指宗教,即流行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大食法〉、景教〈大秦法〉、袄教〈寻寻法〉。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巴中市南江县通过采取“三落实”措施和“一二三”工作模式,探索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进行整治和有序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建设无序、管理无序等问题,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了统战力量.落实一个整治标准.把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使民间信仰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贯彻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