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般道德与佛化道德[台湾]印顺法师道德,不独是佛法所有的。世界的各宗教、各民族、各时代,都有他的道德,不过佛教的道德观,在一般共通的基础上,更有他独到的特质而已。所以,现在想从一般的道德,说到佛化的道德。人类(进一步到一切众生)能和乐共存,互助合作,...  相似文献   
52.
第八菩提心不动地数求胜前善根故,大士当得不退转,入于第八不动地,此地大愿极清净。此出不动地名,显愿波罗密圆满也。不动者,谓不为烦恼动。八地烦恼障断尽,断德等同四果阿罗汉故。又不为功用动,七地名有功用行,入灭定时尚须作意,有微细功用方能入;八地任运能入,不为一切分别动故。七地菩萨,欲求胜前之善根,数数修习,入不动地。从空定起,能一时分身,遍于微尘刹土,承事诸佛,饶益众生。以前二阿僧祗劫所修功德,不如此一刹那。譬如大船先在江河中,须人牵挽,其行甚缓。今入大海,乘风破浪,一日能超往百年所行。菩萨至此,任运自可成佛,决无退转。由无量大愿以智慧方便之力,皆能圆满,故能任运成就佛法,饶益众生。  相似文献   
53.
54.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出家人的修学生活也丰富起来,2007年9月10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佛教协会以国际部副主任普正法师为团长赴韩国体验修行的活动。这是中韩日三国友好交流会议精神倡导下的中国僧人第五次组团到韩国修行体  相似文献   
55.
祝愿世界和平法会上的主法法语 此一瓣香,混沌以前,世界未出,全体独露,枝叶遍覆三界,枝条伸入大千,专申供养:常住三宝,刹海万灵,释迦文佛,十方菩萨,伏愿法轮常转,佛日增辉,热向炉中,专申供养。  相似文献   
56.
人生的真谛     
人生由于名利,引起烦恼,引起挫折,因而生出痛苦。那么,根据佛法如何来求得人生的真谛?什么是人生真实的道理?怎样才能真正解脱烦恼痛苦?  相似文献   
57.
观照一切佛教有一个修行的法门,名为"观照"。凡今日社会人士,不管士农工商、政经名流,甚至演艺人员等,如果能够懂得"观照",在生活中必有帮助。"观照"什么呢?第一、观照我与他人的关系;自问我是否有负于他人?  相似文献   
58.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布施社会,对社会服务,利乐有情,勤奋努力,精进不退,就是行菩萨行。《八大人党经》说: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  相似文献   
59.
迄今为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30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与宗教有直接关系的达12处之多。这说明,宗教在生态保护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实际上,在各宗教的经典教义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论述。如今,科学的发展观正在成为指导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尺度,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弘扬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期,我们约请了5位相关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笔谈。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