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我的信条     
我相信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他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自然,天赋于理性和自我意识。我相信人的本质是可以查明的。不过,这种本质并不是说明历史上一切时代的人的特征的东西。人的本质在于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促使他行动,以便解决这种矛盾。人对这种存在的矛盾不能保持中立和消极的态度。正因为他是人,生活就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为了能在生活中达  相似文献   
12.
“异化”现在是个时髦名词,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异化“可疑”的主要理由。有些人对这个词抱“防范”态度,他们认为与异化相联系的内容在实践中是危险的,还有些人愿尽力保持他们认为值得维护的状况,而对“异化”一词有反感。这些嫌恶的反应来自具有不同思想倾向和实际立场的人:从那些自命以消除词句意义不清为己任的学者,到与“失望哲学”的悲观主义做斗争的人,都有。我们发现,在反对异化概念的人们中,既有囿于新实证主义传统压  相似文献   
13.
论个人自由     
自由对人的个性发展来说,就象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那样重要。自由和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在考虑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对自由也有必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加以限制,这便是人的自由的辩证法。我们所说的个人自由,就是我们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因为脱离社会,个人就根本不能存在。只要承认这一真理,那么一切关于绝对自由的幻想就会不攻自破,而自由的问题就成为如何决定限制自由之可允许的界线,成为确定什么是我们可以接受的自由和什么是必须拒绝的自由之间的分界线。一个人的自由是受别人的自由的限制的。这是不证自明而且也是大家公认的道理。但是,如果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中异化问题的讨论,一般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中能否出现异化这个问题。马克思的“正统”解释者否认这种可能性,他们认为,根据异化的定义,只有在资本主义下(或者更广泛地说,只有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下)才有异化现象。反对这些“正统派”的人们则指出社会主义中出现的种种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些事实如果我们不愿称之为“异化”,也可代之以别的名称,但这些社会现实却是不能抹杀的。这确是一场典型的关于词义的争论,虽然如此,因为我们已经同那些冒充的正统派与假教条主义者(他们并非象时常错误地认为的那样,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变为教条,而是干脆拒绝它,打着“正统派”的幌子当作真正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烟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战,我们将不得不研  相似文献   
15.
1.矛盾的概念对辩证法哲学,对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是根本的概念。这一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之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固有的矛盾产生的结果。我充分意识到,许多人对我这样谈论矛盾会感到不可理解甚至可笑,因为这种说法似乎破坏了哲学、逻辑和常识的最基本、最明显的原则。特别是,人们通常把矛盾看作是荒谬和非理性的同义词,并且坚持认为,遵守逻辑的无矛盾律是一切合理的、科学的思维的必要前  相似文献   
16.
很早以前马克思主义者就争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把人的哲学当作马克思主义中一个比较独立的哲学探索领域而加以研究?在战后的波兰马克思主义历史中,这一争论在讨论A.沙夫所著《马克思主义和人类个体》(1956)一书时,达到了高潮。参加讨论的人,有些人对此书抱欢迎的态度,认为它打开了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那些一向属于存在主义者和人格主义者研究的问题的局面,他们感到需要有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模型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而强调沙夫这一著作的重要意义。还有些人反对提倡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认为提倡这种哲学的人态度片面,根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这  相似文献   
17.
鲍尔格曼(Albert Borgmann)教授于1937年生于德国弗赖堡,在那里读完中学后入弗赖堡大学读书,主修哲学、德国和英国文学以及艺术史诸课。读了三个学期以后,他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在奥斯汀)继续读德国和英国哲学以及语言学一年,后又转到伊利诺斯大学(在厄尔班那)继续学习两年,于1961年获德国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要事先独断地制定一种伦理哲学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都来帮助决定伦理哲学的内容,看看能否对我们民族的道德生活有所贡献。换句话说,在伦理学中与在物理学中一样,不到最后一个人已经有了他的经验,已经说完了他的话的时候,是不能有最终真理的。伦理学和物理学的情况一样,在等待最终真理的时候,我们现在所做出的种种假设,以及为假设激励而产生的行为,乃是决定将要“说的话”是什么话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结束与过渡     
(1)前言我们越来越感到,我们不仅是正走到一个世纪的尽头,而且也正走到一个时代的终点。这种感觉还没有变成人们的共识,可是时代终结与转变的迹象则几乎到处可见。迹象之一是,我们很难找到既适合现代又适合将来的那种话语:似乎现代所喜欢的习语无法激励人的信心,无法启迪人的洞见;而那些公开声称新时代到来的人们的语言,看来却只具有破坏性,或者是无限地超前,言之无物。我们时代独具的话语一直是一种预测性和控制性的话语。面对严重文化与道德的危机,我们继续  相似文献   
20.
康德主义     
作为一种哲学名称的康德主义,或是指包括在划时代的十八世纪康德著作中的思想体系,或是指那些后来研究康德著作、吸取康德精神的哲学。本文仅论及后者。康德主义的性质和类型康德运动系指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