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采用经典的移动窗口技术,以Eyelink2000型眼动仪为工具,探讨了自然阅读和校对阅读两种不同的任务对中文阅读知觉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校对阅读条件相比,自然阅读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快、眼跳幅度更大。(2)自然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右侧2-3个字;校对阅读条件下被试的知觉广度仅为注视点1个字的空间。结果说明,读者在校对阅读和自然阅读条件下采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受任务要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3.
权力是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核心,对应于生存需要,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采用心理–生态途径,权力基础理论将其界定为个体依据环境限制与供给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并识别出6种基本权力类型,同时阐述了权力动态性如何通过增生性交易导致或加剧社会不平等。该理论试图从人际和群际心理层面探讨权力的起源问题,并将其与一般社会不平等现象建立联系,为权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4.
从文献上看,关于企业与人权的具体讨论尚未进入中国伦理学者的视界,尽管对这一问题的伦理思考本身具有其他学科领域(如法律、政治等)的理论论证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意义。外在的压力和挑战与内在的伦理动机是企业与人权伦理关联合理性证明的两个必要元素。  相似文献   
135.
人类基因技术对传统道德哲学破坏,并非由于这一技术实践活动改变了人类生育活动的自然法则,而是因为它在精神和意识的层面突破了传统道德哲学对人和家庭之"自然性"的规定。人类基因技术是在传统道德哲学与伦理精神已经遭到破坏的现代性境遇中才会发生的实践活动,但它在另一方面又构成了精神辩证运动的自我否定性环节。人类基因技术事件是一个真正的威胁,将所有道德理论都还原到它们自身的时间性当中,它因此也给人类赋予了一个重大的机遇,使我们能够通过这样一个最典型、最深刻和最直接的案例,来对道德哲学传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6.
心理资本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心理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心理资本理论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和开发学生心理资本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7.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主观幸福感对中学生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学习体验、归因倾向、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学校、教师及家庭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38.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一些具有研究范式和创新路径意义的问题。这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解释力;从本体论的根基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性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探讨;“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争论;文本学和解释学引发的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批评性话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会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学术走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前提性的批判,为提出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而建构中…  相似文献   
139.
性是人类生命的道德伤口。性是生命的核、质与根。人类掩藏性的信息,给生命以最大的神学、美学和伦理学的空间;也同时用潜伏的原理忧挂生命发生的神秘和戏剧性;性爱和情爱的形式改变了忏悔的精神说教,与科学实践、生活实践相结合,面临如何延续生命又如何避免蒙受尊严丧失的屈辱。  相似文献   
140.
通过KWG两个研究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境遇,揭示了纳粹统治时期德国科研机构存在的伦理问题,并从机构伦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研究机构从事人体试验等反人类活动的行径,分析了其中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