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2007年10月14日至15日,上海玉佛寺举行"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人师网寂60周年"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关的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收到论文57篇.与会学者就佛教现代化与太虚大师的贡献两方面内容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3.
念力增上 人的心念,快如瀑流,念念不停。“念”。非常重要.有善念,有恶念;善恶之念就好像人生的两条路.善念走向天堂,恶念走向地狱。  相似文献   
94.
《混元圣纪》与《太上老君实录》定阳子本文通过对《混元圣纪》和《太上老君实录》两部道书中序文、内容的对勘,指出二者基本相同,并对《太上老君实录》于何时被删后,书为《混元圣纪》,作了分析。作者定阳子,原名石衍丰,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混元圣纪》全...  相似文献   
95.
佛代会献词     
华雨诸天玉宇清,历尽劫波增慷慨,者贤云集北京城。迎来国运倍昌明。人间喜见千花涌,法门重振凭群力,佛会欣开四届新。愿海行山策大心!佛代会献词@圆彻~~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论述了王艮从“万物一体”观点出发 ,引发出天性一体、人己平等、成己成物的主体哲学思想 ,从而意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权利 ,呼唤主体的觉醒。强调对人的尊重爱护 ,以及追求人己平等的理想社会目标。王艮在“万物一体”世界观的基础上 ,提出“万物一体为政”的政治设计 ,以务本民安的政治主张 ,较早地萌生了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97.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8.
星云  圆性 《佛教文化》2007,(4):18-22
是非的可怕"是非朝朝有,没有现在多。"现代的家庭、社会、朋友、兄弟、夫妻等……,真是此亦是"是非",彼亦是"是非",到处"是是非非",搅乱得大家纷扰不已。人生本来是很快乐、美妙的生活,可是"是非"像瘟疫不断的侵扰着你,有时候躲也躲不开,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证明"是非"有无比的力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诚不虚也。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一份佛教界主办的刊物,《佛教文化》有一个无可推卸的任务:对于反映当代青年人学佛出家的题材,怎样处理?这一题材恰恰又占有了来稿中相当大的比例,从一侧面反映了一部当代青年人的心态和动态。但是,从来稿看,这中间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希望这类作品都能体现出青年人热情探索开拓、勇于追求正知正信的感人气慨,但事实上很多来稿在对佛教的认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比较幼稚、肤浅的情况,尚属大可理解的话,那么对少数作品以一味消极、悲观的人生观作结,则非独《佛教文化》不能赞成,实在也不合佛陀教导之本意。经过慎重的比较和选…  相似文献   
100.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佛教僧徒大部分从事劳动生产活动,借以解决自己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之“四缘”问题,也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内教外,皆予好评。至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经济思想究竟怎样?从印度到中国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对僧徒从事劳动生产持什么态度?特别是佛教从公元67年(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我国僧徒有无依靠劳动生产以维持经济生活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