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在语言本身终极描述能力的认识上,同西方现代逻辑一样,禅宗也有着语言不可描述真性的深刻洞见。不同的是,一方面,禅宗在这方面强调的是禅法微妙,不可言说,只有冲破语言、概念对人类思想的束缚,才能抵达真性的彼岸;另一方面,又同时强调任何言语均可涉及真性,即所谓的“触事即真”。通过比较禅宗这些思想与西方相应的元语言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到,禅宗的思想不仅更为深刻彻底,而且反过来对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方法的局限性,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2.
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理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社会功能也就趋向劝善化俗之道,即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相似文献   
63.
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促进和抑制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图片Stroop任务,对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促进和抑制加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在反应时还是错误率上,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促进效应上的表现模式相似,但ADHD儿童在错误率上比正常儿童表现出更大的抑制效应,混合型ADHD儿童的抑制效应更大于注意缺陷型儿童。由于ADHD儿童仅选择性地在抑制加工上受损,而促进加工正常,这一结果提示,促进和抑制可能是具有不同机制的、分离的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64.
丁晓君  周昌乐 《心理科学》2006,29(5):1247-1249
本文主要介绍了审美神经机制研究的初步成果,特别有关Zeki,Solso等人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并着重讨论了这些研究工作的美学意义,指出审美神经机制的研究不但在美学理论的确证方面,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广泛的应用性,而且在21世纪美学理论的重建方面,也一定会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周神助 《天风》2013,(10):25-25
全球人口比例不到1%的犹太人,靠着合乎圣经的原则理财,神就保守他们"丰盛有余"。他强调,有钱并不是罪恶,但不是花费在个人的享乐、物质欲望上,而要愿意把神赏赐的金钱看作是"恩典",投资在服侍众人及让主耶稣的名在遍地被高举的永恒国度事工上,积财宝在天上,而非"落袋为安"。  相似文献   
66.
温柔的力量     
周晓波 《天风》2013,(4):42-42
参加教会第一届夫妻特会后感想很多,尤其是对姊妹的角色,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与姊妹们共勉。 神造人时就制定了秩序,妻子要顺服丈夫;丈夫要疼爱妻子:丈夫是妻子的头……这些熟悉的经文告诉我们,神所祝福的婚姻生活理当如此,被神所祝福的婚姻中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7.
一、范畴本体论在逻辑学界,范畴问题相当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遭到拒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说,范畴这个词无论是在亚里士多德还是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里,其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始终都不能叫人理解;他自己也并不相信在哲学中范畴这一名词是有用的,可以表示任何明确的概念。威廉·涅尔在《逻辑学的发展》中表达了几乎同样的看法。这种对范畴的反感体现了逻辑实证主义者拒斥形而上学的心态,这在科学被赋予最高理性的时代是可以理解的。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探究为中心的智能科学的发展,把原先被逻辑学家忽视的范畴问题又提升…  相似文献   
68.
签署知情同意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当前医疗活动中由于缺乏人文关怀、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以及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现阶段医疗投诉以及医疗纠纷逐年上升,投诉和纠纷内容多样且性质趋于严重复杂。在签署医疗知情同意书时,适时给予病人情感上的关爱,重视病人心理需求,采取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医疗活动,有助于在现代医学模式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9.
综述了PBL教学模式的提出、发展、设计理念以及实施方式,对PBL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了详细对比和评价,认为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并展望了P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探讨中国儿童数字估计的表征模式与发展趋势。包括两个实验,均采用数字线估计任务,实验一以92名幼儿园、一年级及二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其在0~100范围的数字估计,结果显示,幼儿园儿童在数字估计更多地采用对数表征,而一二年级的儿童在数字估计中更多地采用线性表征;实验二以86名一、三、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其在0~1000范围的数字估计,结果显示,一年级儿童有一半采用对数表征,另一半采用线性表征,而三五年级儿童大多采用线性表征。中国儿童的数字估计表现出与美国儿童相同的发展模式,都是由不精确的对数表征逐步向精确的线性表征发展;人的数表征有多种形式,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也会因任务难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表征模式。中国儿童精确数字估计能力的出现要早于美国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