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本文批判阻碍规范伦理学科学化的偏见,旨在描述规范伦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兹将应予批判的偏见列举如下: (1)科学哲学对于科学是有害无益的。 (2)规范伦理学(一般称规范科学)是哲学,不准科学强行侵入。 (3)规范和价值不过是意志和情感的表现,因而规范伦理学是不可能的。(情绪说) (4)应当从科学中排除价值判断,故规范科学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首先批判偏见(1)。科学哲学承担双重任务:(1)站在哲学本来的立场上,为哲学服务;(2)承认科学的立场,为科学服务。承担任务(1)的科学哲学,不直接地承认科学的立场,必  相似文献   
522.
西班牙哲学     
恰当地说,西班牙哲学是从R.鲁尔(Lull,1232-1316)开始的,他是最先用西班牙语(鲁尔是马略卡岛人,所以用的是西班牙东北部加泰罗尼亚语)讨论哲学的人,他还可能是用民族语言而不是用古典语来这样做的第一个欧洲人。直到P.de奥  相似文献   
523.
524.
论《太平经》对两汉孝道的改造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经》在两汉孝道逐渐走向纲常化、片面化、绝对化之际,通过吸取并提升传统孝道中的生命关怀因素,以图克服两汉孝道轻忽生命、压抑人性、权责失衡的偏颇;把尽孝与道教"长寿成仙"的宗教信仰相结合,以"神道设教"的方式标举孝道信仰;独创"承负说"以改造传统的善恶报应观,完善道德赏罚机制;提出"身神论"以补充神灵监督说,强化道德赏罚的权威性。《太平经》的改造不仅有助于两汉孝道的合理化,且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25.
陈阳凤  周险峰 《心理科学》2001,24(3):374-375
艾伟(1890—1955),字险舟,我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湖北沙市人。191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1年赴美研究心理学于华盛顿大学,获硕士学位,1925年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心理学教授,1927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1947年后巡回讲学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1951年任台湾测验学会理事长,直至1955年病逝台湾,其学科实验长达三十余年。足迹遍及华东、华中、大西南地区。一生著述宏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26.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宝典,中国道教的圣典,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典籍之一,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广泛流传于世界。4月22日至27日,筹备已久的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在西安、香港两地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和谐”是《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作为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主题,反映了《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它带给人类的新希望。本期,我们邀请6位道教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多角度的论述。我们热情地期待,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在向世人彰显《道德经》的独特魅力与恒久价值的同时,也将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7.
近来已经日趋具体化的、专门围绕着海德格尔的大名而展开的这场争论 ,由来已久。哲学家们在哪些方面与政治和社会现实有联系 ?他们的问题和洞见能够对我们处理这种现实的进程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1987年 11月在巴黎 ,在围绕着法利阿斯 (Farias)的著作展开讨论的情况下 ,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后来以《回归叙拉古 ?》为题用德文全文发表[1] 。这个题目指的是柏拉图在他自己那个时代所感到的失望 ,当时应叙拉古的僭主 ,即那个城邦的绝对统治者的邀请 ,柏拉图就有关公正的国家观念以及公正的社会秩序问题 ,两次向这位年轻的君主传授…  相似文献   
528.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孕育的民俗节日活动也多彩多姿。您知道吗,我国的许多民俗节日,虽然本身并不是道教节日,但其节日的风俗与道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民俗节日——春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春节”是自西历(公元纪年)传入我国以后对旧历岁首第一天的称谓,在此之前人们称这一天为“元旦”(后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元旦)。元者始也,初也;旦者晨也。所以,元旦成为一个充满喜气、热闹非凡的日子。谚云:百节年为首。因此,元旦(春节)是我国人民最注重,也是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相似文献   
529.
我国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00多年来,它历经曲折,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成绩更为显著。在这里,我将主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西方哲学研究工作为视角,概述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一、历史回顾与现状中西文化的接触和交流古已有之,而一般公认这种交流在明清之际就已形成开启之势。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国力的衰微使很多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各国之强不仅在于它们的经济发达和船坚炮利,而且在于思想文化的蕴力;因此中国要富强,必须了解和学习西…  相似文献   
530.
含混的概念     
论到我上场了,我逆着灯光做着跳平转,一个,二个,三个。舞台两侧的流动灯光如碎米珠珠,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以及舞台下无数张观众的脸交替着在我的视线中以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速度一闪而过。 (1985年第二期《银幕与舞台》载《在希腊作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