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41.
《儒家哲学》是梁启超晚年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研读斯著 ,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许多深刻新颖的见解 ,而且能够寻绎出梁氏独特的哲学史观。其哲学史观之内容 ,约有三端 :其一 ,哲学之内涵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而是有地域之分和民族之别的 ;其二 ,不同哲学间的冲突和调和是哲学发展的内在根据 ,社会状况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哲学发展的外在根据 ;其三 ,诠释、分化、补充和修正是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梁氏在哲学史观上的系列观点 ,对于今天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仍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2.
从考察柏拉图早期关于定义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寻求定义的方式可知,苏格拉底对定义的评价是通过考察定义与他所承诺的"F-条件"("F"指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与对话者所探讨的各概念变元)的同一性条件的一致性来达到的.在此过程中,他力图确定定义的真值,其方法是通过考察定义与他所相信为真的"F-条件"的一致性.如果一定义与这些条件不一致,那么就可认为这个定义是错的.而苏格拉底对"F-条件"的相信则建立在"自明"、"共同状态"、"经验"或根据这三者所作的"演绎"的基础上.不过,他没有说明他承诺"F-条件"的认识论根据是什么,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他对伦理学的认识论问题的回避.他也承认他寻求定义的方式是有局限的.  相似文献   
243.
在高校美术教学基础课程中,色彩人像的教学是十分重要且难度较大的,学生们也往往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高考前对此缺乏专门的训练,基本功还很薄弱.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着重从四方面入手,系统地解决教学课题,全面实现教学目的,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244.
林泳海  周葱葱 《心理学探新》2003,23(1):33-36,41
通过实验法,探讨了3.5-6.5岁儿童式样认知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3.5-4.5岁和5.5-6.5岁是儿童的式样认知发展的两个快速发展期。(2)儿童式样认知发展的特点,3.5岁儿童处于式样认知发展的萌芽状态;4.5岁儿童(4.5岁)式样认知开始发展;5.5岁儿童式样认知比4.5岁有所发展,但仍处于开始发展阶段;6.5岁大部分儿童已基本上或完全有了式样概念。(3)儿童对各类式样的认知有一个由易到难的顺序:是从循环式样→重复式样→滋长式样→变异式样。(4)儿童式样认知发展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方面,可用中心概念结构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245.
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表征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新林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3):345-351
探讨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心理表征方式问题 ,检验加法和乘法算式表征分离假设 :对于加法算式主要形成视觉 -阿拉伯数字表征 ,对于乘法算式主要形成听觉 -言语表征。要求 2 4位大学生 (男女生各半 )回答一位数加法和乘法问题 (例如 ,2 +3 ,2× 3) ,这些问题中的算数用阿拉伯数字 (1~ 9)呈现或者汉字数字 (壹~玖 )呈现。结果是与阿拉伯数字条件相比 ,汉字数字条件对加法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与假设一致 ,支持Campbell等人的编码复杂性假设 (Encodingcomplexhypothesis) ,但又具体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246.
逆行性遗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炯炯  周晓林 《心理科学》2003,26(2):319-322
1 前言  遗忘症是记忆障碍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表现有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 ,但病人的短时记忆和智力均正常。顺行性遗忘是指脑受损后被试学习记忆新知识能力的下降 ,而逆行性遗忘是指被试对脑损伤发生之前的事件的记忆障碍 ,又称为远期记忆障碍[1- 2 ] 。相对于顺行性遗忘来说 ,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于逆行性遗忘的研究较少 ,但它对遗忘症的理论发展、对理解正常的记忆功能及信息在脑内的组织等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逆行性遗忘最常用的测验大致分为两种 :其一是有关公众事件的测验 ,如著名人物 \事件测验。…  相似文献   
247.
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近代的两个主要认识论思潮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古老的历史发源 ,在古代和中世纪都能找到其倾向和表现。但是 ,只是到了近代 ,当认识论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得到充分、深入的发展时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才逐渐形成近代乃至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形态 ,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标志 ,勾勒了自F .培根对经验的诉诸开始直至康德对两派进行综合的近代认识论的基本走向。1.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划分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典的 ,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248.
采用两种不同的任务类型对熟练维汉双语者跨语言掩蔽翻译启动效应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在词汇决定任务中,熟练维汉双语者在L1-L2和L2-L1两个方向上均表现出了掩蔽翻译启动效应,但L1-L2方向远大于L2-L1方向,即掩蔽翻译启动效应具有不对称性。而在语义分类任务中,熟练维汉双语者在两个方向上表现出的翻译启动效应量相近,具有对称性。结果支持Kroll的修正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249.
谣言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但其传播过程的"心理黑箱"还是缺乏探索的问题。在情绪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对照实验,通过转基因食品情景模拟来考察不公平谣言及辟谣行为对风险认知评价及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基因风险评价产生的情绪可分为后果型和伦理型;(2)不公平感会导致更强烈的伦理型及后果型情绪,并使得被试倾向于高估转基因风险;(3)辟谣对转基因风险评价能起到一定干预作用,但不能完全抵消谣言对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0.
采用问卷法对305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Pathological online game use, 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校参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家庭收入和冲动性后,学校氛围对POGU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氛围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OGU,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参与进而间接预测青少年POGU;(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氛围对学校参与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参与对青少年POGU的作用.总之,在学校氛围影响青少年POGU的过程中,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实际干预时,可以通过提高学校参与降低青少年POGU,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