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针对我国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调查了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所大学的164名"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结果发现:大部分高校将实验心理学课安排在了第二学年;教学课时在60以上;实际课时越高,其期望课时也越高;讲授《实验心理学》课的教师主要是讲师和副教授,教授较少;实验室面积在160平方米以上的高校占了一半以上,但实验室建设仍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困难来源;86.3%的教师会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验操作;教师大都受科研压力之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主要来自实验设计;针对实验心理学任课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2.
本研究探讨了奖励形式启动的价值框架效应在调节绩效反馈对绩效提升与行为塑造的效果中发挥的作用。对23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采用金钱奖励时,接受个人绩效反馈的个体效能感更高,也有更好的绩效和合作行为表现;采用荣誉奖励时,集体绩效反馈的效果更好。即奖励形式与绩效反馈的匹配会提高组织成员绩效,增加其合作行为。基于该结果,建议管理者关注奖励体系中的价值信息与组织的管理方式相匹配,以推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3.
<正>在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进步,更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职业结构以及整个社会形态的深刻改变(李舒沁等, 2021;余伊琦等, 2022)。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从个体层面到社会层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影响。从个体层面来看,人们在使用搜索引擎、购物消费、社交媒体、智能家居等方面都倚赖于这些技术的支持。工作场景中,企业和组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64.
较强的医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医学文章作者应当拥有的能力,此能力直接关系到医学文章质量的高低优劣.当然,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长期潜心刻苦地学习和训练,其中,掌握医学语言的特点为最基本的要求,医学语言的一般特点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5.
周祯祥 《哲学动态》2006,4(2):55-58
一动态命题逻辑的来源和基本构想动态逻辑DL(DYNAM IC LOGIC)是关于行动和程序推理的形式系统。DL可以描述为三个经典逻辑的合成:一是一阶谓词逻辑;二是模态逻辑;三是正则事件(REGULAR EVENT)的代数。DL区分于经典逻辑的地方是其真值的特性:经典逻辑的真值是静态的,一公式Φ的真值由其结构中自由变元的取值所决定,公式Φ导致的真值和赋值被看做不可改变的。[1]而动态逻辑在这点上正好相反,在DL中,有清晰的被称做程序的语形结构,这些程序的作用就是改变变元的值,由此进而改变公式的值。这些改变在经典谓词逻辑中,是在元逻辑的层…  相似文献   
166.
邓晓红  周晓林 《心理科学》2006,29(2):508-510
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呈现两个目标刺激时,被试对第二个目标刺激的正确报告率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就是注意瞬脱.该文简述了注意瞬脱的概念、容量有限性等方面,尤其详细介绍了注意瞬脱神经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7.
中国文化中内隐自大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考察了中国被试的内隐自大是否能够被激发从而影响人际吸引力。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者发现,在中国被试当中内隐自大不但会被被试自己的姓所激发,也能被被试母亲的姓所激发;被试会偏好那些和自己或者自己母亲的姓相似的对方,而这种偏好在遭遇自我概念威胁之后更加明显,而在受到自我肯定之后会受到抑制;对母亲概念的威胁和对自我概念的威胁作用基本类似。另外,母亲的姓比起被试自己的姓来,激发了被试更大更一致的受吸引程度。这说明母亲概念属于自我概念当中比较积极正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8.
周成军  张倩 《心理科学》2006,29(5):1128-1131
针对初中这一个生成长的关键期,本研究探讨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心理素质与学生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侧重于生理机制的神经类型,还是侧重于心理活动效率的一般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具体的能力———推理能力,它们对初中学生的学业成就都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这三种层次素质从总体上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都有很好的预测和区分效果。但是,心理素质水平在与学业成就发生联系的时候又会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级和不同学科等,并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模式或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169.
称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确也表现出东西方的区别。对于中国的称谓说来,有三个特色最为显著。一是自谦自抑。我曾听到一位老学者幽默地说:“五四以前,‘我’字不能随便说,如果谁开口总是‘我’怎样怎样,那就显得有些狂傲。”子女对双亲自称为“不肖”或“不孝”,学生对老师称“不才”、“不学”,下级对上级称“仆”、称“牛马走”。总之,尽量降低自身的地位和价值。这种习惯还有许多表现,如称自己家为敝舍、寒舍、茅舍,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如此等等,都表现出自我贬抑的文化心态,与西方称谓中的自我意识形成很大反差。  相似文献   
170.
McGurk效应(麦格克效应)是典型的视听整合现象, 该效应受到刺激的物理特征、注意分配、个体视听信息依赖程度、视听整合能力、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引发McGurk效应的关键视觉信息主要来自说话者的嘴部区域。产生McGurk效应的认知过程包含早期的视听整合(与颞上皮层有关)以及晚期的视听不一致冲突(与额下皮层有关)。未来研究应关注面孔社会信息对McGurk效应的影响, McGurk效应中单通道信息加工与视听整合的关系, 结合计算模型探讨其认知神经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