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重要的一环。《乐记》开篇立论就将音乐定位于治道这样一个目的,通观整篇《乐记》的论述,可以说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这是对大一统时代要求的鲜明反映。具体来说,《乐记》像《乐论》一样,是从情感问题出发的,但与《乐论》有所区别的是,《乐记》立即明确地提出了针对情感问题的治道理论。《乐记》随后分别考察了乐与礼、德、化、天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其治道音乐理论得到完整的阐述。《乐记》的理论成为后世儒家音乐观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12.
说到儒家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意义,就首先要提孔子。孔子对于音乐的论述虽算不上系统,但在春秋时期却绝对称得上丰富。研究表明:孔子对音乐已达到酷好与痴迷的程度;就观念而言,孔子有强烈的礼乐意识;与礼乐相关,他将音乐上升到理想人格的境界;以理想人格为背景,他对谐和与中庸的诉求反映了强烈的精英审美趣味;与这种精英审美趣味相关,他的雅乐与淫乐的判乐原则又反映了强烈的精英与大众划界意识以及反大众文化意识。正是孔子的这些思想导致了儒家音乐理论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于考察春秋末年之前的"天命"与"天道"观念。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无论是宗教天命观还是自然天道观在春秋末年以前都已经完全形成了。文章具体包括:(1)虞夏商时期宗教天命观的萌芽。这是宗教天命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其中殷人的天命观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2)西周时期的宗教天命观的发展。"天命"观念到了周人这里有一个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这种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天命"这一语词(包括相近的语词)在周代已经完全确立;第二,周代用于表述"天命"观念的语词比之商代要丰富得多;第三,周人的天命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第四,周代天命论还有一个突出之点是强调天命无常,即更强调人的主观努力。(3)夏商周时期自然天道观的萌芽。这主要体现为自然意义之天以及"天道"概念的出现。这一时期是自然天道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4)春秋时期自然天道观的成型。这一时期,自然天道观已经完全形成了。这表现在:首先,自然天道观中的自然涵义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清晰。自然之天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自然无为的思想也已经出现。其次,"天道"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具体涉及以下问题:"天道"概念被广泛使用与占星术在这一时期迅速且高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更为宽泛意义的"天道"概念也出现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待或理解"天"的认识也已经形成;与此相关,更多有关规律和法则的表述虽不用"天道"这一概念,但其涵义却与"天道"相同。  相似文献   
14.
吾淳 《现代哲学》2007,(6):110-116
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1)整个这段时间,以小家庭为主,其不但贯穿始终,甚至常常独步天下。(2)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十分有限,其不仅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更重要的是普遍不具有宋代以后家族或宗族那种制度性的形式。由此,建立在这一社会生活之上的伦理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征:(1)核心观念应当是能够普遍在基本家庭单位立足的"孝"观念;(2)普遍的小家庭形式,同时也会在财产、赡养等方面对"孝"观念形成侵蚀和背离;(3)就社会整体而言,缺乏更大的集合或更大的平台,由此也缺乏在更大的集合状况下或更大的平台基础上所制定的种种伦理规范,具体而言,即是宋以后社会那种家法族规;(4)偶尔浮现的一些家训是这一时期个别家族或宗族在伦理观念上的结晶,但它仅仅具有偶然性和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和盖然性,也就是说它不具有普遍的作为社会风尚的意义;(5)与此相关,以小家庭为平台的"利"观念或许在整个社会占据更为中心的位置,少数思想家对于"义"的美好愿望和善意引导由于没有切实的制度性平台作为依托而多半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5.
坛祭羊 《天风》1994,(2):22-23
广西河池地区教会情形令人担忧,主要困难之一是教牧人员的严重缺乏,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带领信徒的班子;之二是教会自养受当地经济的严重制约。河池教会反映了当今不少地区教会的状况,我们要为他们祷告,求神在艰难中兴起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的一项大战略,必将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性发展进步。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实践中,如何认识宗教工作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是西部民族地区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一、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宗教问题的历史定位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定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  相似文献   
17.
吾敬东 《现代哲学》2006,(5):103-108
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与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都抱着真挚的热情与善良的意愿努力开掘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微意蕴,并力图为现实生活与社会提供某种可资借鉴的范本。应当说其中的不少工作都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不能不看到,在讨论中有不少关涉核心问题的概念显得比较模糊甚或混乱,主要有伦理与德性、实践与思想、当然与可能、大众与精英、他律与自律、早期(先秦)儒家与后期(宋明)儒家等。对这些不同的概念做一辨析和梳理,将有利于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在更深入和更精确的层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吾入坛 《天风》1997,(7):35-36
在浙江中部肥沃的土地上,有一座新兴的城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城——义乌。 在经商致富的基督徒中,许多基督徒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默默爱主爱人的杨德妹长老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东四路口是个历史凝重的所在,但如今牌楼已无,其西北角的隆福寺片瓦无存,东北角的东四头条也仅剩半拉,东南角则全是现代建筑了,只剩一个西南角,还有一座元建明修的清真古寺,无声退隐在一溜店铺之间。那天又溜达到寺门前,却发现门一侧的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迄今已是大半个世纪了。通常都说,相对论的建立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实现了人类时空观念的重大变革;但是我们发现,我国学术界对于伴随相对论的建立而产生的相对论时空观的阐述和评价仍显得含混不清。《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发表的乐传新同志《相对论时空理论评价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认为:“狭义相对论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