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重要的一环。《乐记》开篇立论就将音乐定位于治道这样一个目的,通观整篇《乐记》的论述,可以说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这是对大一统时代要求的鲜明反映。具体来说,《乐记》像《乐论》一样,是从情感问题出发的,但与《乐论》有所区别的是,《乐记》立即明确地提出了针对情感问题的治道理论。《乐记》随后分别考察了乐与礼、德、化、天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使其治道音乐理论得到完整的阐述。《乐记》的理论成为后世儒家音乐观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82.
说到儒家对于中国古典音乐的意义,就首先要提孔子。孔子对于音乐的论述虽算不上系统,但在春秋时期却绝对称得上丰富。研究表明:孔子对音乐已达到酷好与痴迷的程度;就观念而言,孔子有强烈的礼乐意识;与礼乐相关,他将音乐上升到理想人格的境界;以理想人格为背景,他对谐和与中庸的诉求反映了强烈的精英审美趣味;与这种精英审美趣味相关,他的雅乐与淫乐的判乐原则又反映了强烈的精英与大众划界意识以及反大众文化意识。正是孔子的这些思想导致了儒家音乐理论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高低唇读理解能力听障学生唇读面部加工方式的差异,研究采用视频—图片匹配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考察高低唇读能力组语前-语中-语后和整体面部加工方式。结果发现,虽然两组都表现出社会协调模式,但高唇读能力组社会协调分数更高,且眼部维持时间更长。表明高唇读能力者整体加工和眼部、口形并行加工能力强,支持凝视假说和社会协调模式;低唇读能力者整体加工效率低,更依赖口形,未能通过补偿策略获得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于考察春秋末年之前的"天命"与"天道"观念。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古代无论是宗教天命观还是自然天道观在春秋末年以前都已经完全形成了。文章具体包括:(1)虞夏商时期宗教天命观的萌芽。这是宗教天命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其中殷人的天命观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2)西周时期的宗教天命观的发展。"天命"观念到了周人这里有一个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这种大的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天命"这一语词(包括相近的语词)在周代已经完全确立;第二,周代用于表述"天命"观念的语词比之商代要丰富得多;第三,周人的天命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第四,周代天命论还有一个突出之点是强调天命无常,即更强调人的主观努力。(3)夏商周时期自然天道观的萌芽。这主要体现为自然意义之天以及"天道"概念的出现。这一时期是自然天道观念的初步发展时期。(4)春秋时期自然天道观的成型。这一时期,自然天道观已经完全形成了。这表现在:首先,自然天道观中的自然涵义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清晰。自然之天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自然无为的思想也已经出现。其次,"天道"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这具体涉及以下问题:"天道"概念被广泛使用与占星术在这一时期迅速且高度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更为宽泛意义的"天道"概念也出现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待或理解"天"的认识也已经形成;与此相关,更多有关规律和法则的表述虽不用"天道"这一概念,但其涵义却与"天道"相同。  相似文献   
85.
吾淳 《现代哲学》2007,(6):110-116
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1)整个这段时间,以小家庭为主,其不但贯穿始终,甚至常常独步天下。(2)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十分有限,其不仅时隐时现,若有若无,更重要的是普遍不具有宋代以后家族或宗族那种制度性的形式。由此,建立在这一社会生活之上的伦理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些特征:(1)核心观念应当是能够普遍在基本家庭单位立足的"孝"观念;(2)普遍的小家庭形式,同时也会在财产、赡养等方面对"孝"观念形成侵蚀和背离;(3)就社会整体而言,缺乏更大的集合或更大的平台,由此也缺乏在更大的集合状况下或更大的平台基础上所制定的种种伦理规范,具体而言,即是宋以后社会那种家法族规;(4)偶尔浮现的一些家训是这一时期个别家族或宗族在伦理观念上的结晶,但它仅仅具有偶然性和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和盖然性,也就是说它不具有普遍的作为社会风尚的意义;(5)与此相关,以小家庭为平台的"利"观念或许在整个社会占据更为中心的位置,少数思想家对于"义"的美好愿望和善意引导由于没有切实的制度性平台作为依托而多半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86.
采用带颜色的字母为靶刺激.通过操纵被试任务.考察辨别任务中认知控制对基于位置和颜色IoR的影响.结果发现:要求被试辨别带颜色的字母,没有出现基于颜色的IoR;要求被试辨别颜色.出现了基于颜色的IoR.说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是基于颜色IoR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内在机制可用抑制模型和注意资源分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同时,两种任务均未要求被试辨别靶刺激的位置,却都出现了基于位置的IoR,验证了Russell"注意可能存在对位置信息自动加工"的假说.  相似文献   
87.
永寿法师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1982年7月高中毕业后,同年10月来峨眉山万年寺依满明老法师剃度出家,他是中国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后最早在峨眉山出家的僧人之一.1985年在新都宝光寺受具足戒后,依止遍能老和尚学修.  相似文献   
88.
摘要:旨在考察正字法信息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表阅读中的作用,利用眼动仪记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与年龄匹配阅读正常组儿童图表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实验1控制了图表复杂度和问题难度,结果发现,复杂问题的正确率、总阅读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的组间差异显著;实验2用图像替代图表中的正字法信息,结果表明,将柱状图的x轴和图例以图像形式表示(消除柱状图中的正字法信息)时,阅读障碍组与阅读正常组阅读成绩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正字法信息阻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图表阅读。  相似文献   
89.
选取恋爱中的青年,探讨触摸类型、依恋和嫉妒的关系。实验1选取50名大学生,采用想象情境范式,探究触摸类型(分为“无触摸、脸部触摸和腰部触摸”三种条件)对嫉妒的影响。选择害怕、生气、尴尬、性唤起、悲伤和妒忌作为测量指标。结果显示,三种条件下嫉妒情绪无显著差异。实验2选取113名青年,将无触摸条件分为远距离和近距离两种,进一步探讨触摸类型、依恋和嫉妒的关系。依恋的测量选用亲密关系经验问卷,分为焦虑、回避两个维度。结果发现:(1)在远距离无触摸条件下,依恋焦虑和悲伤、害怕、妒忌、生气正相关;(2)近距离无触摸条件下,依恋回避和悲伤、妒忌、生气负相关;(3)脸部触摸条件下,依恋焦虑和害怕、性唤起正相关。总的来看,爱情依恋对嫉妒情绪的影响受到触摸类型的调节。  相似文献   
90.
学会给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