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佛日依正不二,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即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上体所依正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佛法说身心世界皆是业力之果报,故名依正报。《三藏法数》卷二七释云:“正...  相似文献   
72.
“回乡相亲者”增多名人钱钟书说,婚姻是“围城”,有想出的有想进的;跨国婚姻也像一座“围城”,有想嫁到国外的,有想从国外回来娶亲的。近年来,随着出国人数的不断上升,海外华人回国征婚的数量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大多数华人始终不能认同跨国婚恋,掀  相似文献   
73.
人无我论     
佛日 《法音》1994,(12)
被称为“印中之印”的“诸法无我”,乃佛教三法印的核心,是贯彻佛家诸乘堵宗教理的命脉,为鉴别是否佛法的准衡。大乘佛学分诸法无我为人无我、法无我两层义蕴。人无我之“人”,梵文原为“补特伽罗”(Putgala),意译“数取趣”,指多番出生入死、往来于诸道的论回主体──自我。执着实有这种东西,是生起诸多烦恼、导致生死苦果的总根子,也是掌生一切丑恶社会现象和人性阴暗面的渊惠。请乘佛典,皆共同力说补特伽罗无我,破斥补特伽罗我见,旨在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己,自宰其心,自净其心,令生命升华,社会祥和。补特伽罗无我的含义…  相似文献   
74.
本文是对国际知名的弗雷格学者迈克·比尼的访谈录,访谈从弗雷格的生平、性格特征开始,然后基本上按年代顺序,涉及有关弗雷格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思想的诸多话题,通过本访谈,我们可以对弗雷格其人和他的逻辑和哲学贡献获得轮廓性了解,并且获知有关弗雷格思想的各种新争论和新研究。  相似文献   
75.
    
一 这个故事是小时候爷爷说给我听的。 爷爷还是个小青年的时候喜欢和村里的同龄人打赌。不管赌注是一顿饭,一支好烟或者别的什么,他都乐此不疲。因为打赌不仅仅是赢得赌注那么简单,重要的是可以向别人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76.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为柏林禅寺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而作佛日宗教有无社会责任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大成果,是结束了封建社会政教合一、宗教干预政治的历史,政教分家,成为先进国家的标志之一。近世多种政治体制,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内,都将宗教信仰划归公民...  相似文献   
77.
佛学与死亡学佛日死亡,是自然界对人类这个万物之灵的最大挑战。没有谁不面临这一挑战,没有谁不在与死亡的战斗中惨遭失败。明人袁中郎说得好:“茫茫众生,谁有不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每个人从呱呱堕地便开始了向坟墓的进军,死神之绞索从一出生便套在每个人的脖...  相似文献   
78.
79.
在受到鲁迅的决定性影响之前,竹内好也相信“大东亚战争改写了世界史”,这时他的“大东亚理念”是“作为欧洲近代的超克者的大东亚”。这种理解与当时的京都学派和日本的浪漫派既有重合之处又有决定性的不同。在鲁迅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下,他重新认识了中国近代史和日本近代史的意义,通过痛切的反省而从“大东亚”的幻想中解放出来。战后他整理“虚妄的遗产”而提出了新的亚洲观。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日本自明治维新至21世纪初的环境问题史进行了回顾,尤其关注每一时期的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首先,本文考虑如何最佳地将日本后工业化的环境问题分成不同时期,并考虑应当采用什么观点来最佳地辨识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接着,本文识别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继而试图识别日本环境问题、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的独特特征。研究发现,在日本福岛核灾难前,两个阵营间的权力不平衡、公民运动以"地域—中心主义"为特征以及决策过程不够民主,都与环境破坏的悲剧性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