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你们是属基督的。”你之所以属他是由于赠与,因为父把你赐给了子;是因他用血买了你,他为救赎你的缘故付上了代价;也是由于奉献,因为你把自己分别为圣归他;因为你与他发  相似文献   
62.
通过一项疫苗临床试验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讨论了如何在科学研究中贯彻落实GCP。结果表明,ICH提出的13项GCP指导原则在疫苗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充分的实施。GCP不仅是临床试验的管理和指导原则,同时也保护研究对象的权利、保证资料的可信和自觉遵守标准操作程序(SOP)的意识。  相似文献   
63.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太奇"是指电影导演将拍在胶片上的镜头及声音等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画面蒙太奇、音响蒙太奇和色彩蒙太奇共同构成了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它们也是电影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方法和重要表现手段。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人们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64.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与策略选择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 并在随后的30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 涌现出了不少新的相关研究。基于近10年的国内外研究, 从学习与记忆、问题解决、策略干预三个方面就当今元认知与策略选择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基于梳理, 认为元认知在高水平调节、基本记忆策略与策略干预、深层次运作机制及创新研究技术手段方面尚需突破。  相似文献   
65.
司继伟  徐艳丽  封洪敏  许晓华  周超 《心理学报》2014,46(12):1835-184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和选择/无选法范式, 在两位数加法心算和估算中, 探索高、低数学焦虑个体的算术计算策略运用及其内在机制。行为结果:数学焦虑效应在策略运用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指标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而脑电结果:高数学焦虑个体的N400波幅显著高于低数学焦虑个体; 选择条件中, 估算与心算的数学焦虑效应的N100波幅差异; 无选条件中, 高低数学焦虑个体N1-P2复合波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显著。数学焦虑效应在策略编码(0~250 ms)和策略选择/执行阶段(250 ms之后)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6.
六年级儿童的估算水平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借鉴Lemaire与Siegler提出的儿童认知策略的一般概念框架,运用自编的估算题目对210名小学六年级儿童的估算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学六年级儿童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只是所给估算答案明显受到数字类型和运算规则的交互影响;他们会运用多种估算策略,但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执行速度和准确性都存在明显差异。文章还对儿童估算策略的评估做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7.
1背景 设立医疗/医院伦理委员会是为了帮助医疗人员和病人在现代科技医学造成的迷宫中找到一条出路.委员会主要是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医疗决策过程,向病人提供帮助但不干预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委员会必须进行自我教育,参与制定医疗机构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病人的个案,对病人的问题不仅要进行医学审查,还要进行生命伦理学方面的审查.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医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的矛盾在全国各地已经非常普遍,也引起了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相关人士的诸多讨论,但目前仍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个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案.  相似文献   
69.
估算:来自心理学的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继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2,25(2):240-241
估算(computational estimation),是指个体懂得什么情况下无法或不必作准确计算,并应用相关知识和策略给出近似答案的能力,它特别适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估算已是当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中比较重视的一种能力。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增加了这样的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并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同时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但是估算教学的心理依据到底怎样呢?  相似文献   
70.
以215名四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一年的两次测查,探讨小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叉滞后模型发现,(1)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随后的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当同时考察四类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时,成绩接近目标的预测作用不再显著;(2)学业成绩对随后的掌握回避目标与成绩回避目标具有稳定的预测作用;(3)成绩回避目标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