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说“安”     
许慎《说文解字》对“安”的解释是:“安,静也。”《尔雅》曰:“安,定也。”《周书·谥法》中说:“好和不争日安。”按照古人的解释,“安”就是“静”,就是“定”,就是“好和不争”。一个人能够做到“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修炼,不是躲到深山古刹去修行,而是一种对自己心灵的历练,“安”是需要磨练的,就像雏鹰需要在风雨中磨练自己的翅膀一样,我们的心灵,也需要在苦难中磨练,直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这样就自然达到了“安”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12.
玩物不玩人     
正《尚书》言:"玩人丧德,玩物丧志。""玩人丧德",我相信众生平等。在法理层面,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有平等的观念,法律就是一种简单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暴力工具。至于在道德层面上,更应该强调众生平等。没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做基础,道德就是空中楼阁。正因为我相信众生平等,所以,我坚决反对一个人把另一个  相似文献   
13.
喜欢看黑白电影。 喜欢那种黑白的情调。淡淡的,怀旧的伤感;淡淡的,怀旧的温情。是的,每一部黑白电影,都是一个古老的陶罐,里面装着清澈的陈旧的时光,装着旧目的温情,永不过时的温情,永远让人怦然心动的温情。就像费穆的那部《小城之春》,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读大卫·赫伯特·唐纳德的《林肯传》,读到南北战争时,也就是林肯跃上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成为美国总统的时期,我几乎有一种窒息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期林肯过的日子,与地狱的生活没有什么差别。战场上的接连失败,来自自己内阁成员的抨击以及互相扯皮,来自在野党民主党的不断挑衅,来自美国  相似文献   
15.
智与愚     
正我们都知道"大智若愚"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本原于《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智慧的人,表面看起来,就像是蠢笨的一样。这说的是,真正智慧的人,不以炫耀自己的才华为能事,懂得韬光养晦。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寓言,说的是一只猴子,在吴王面前炫耀自己灵活的身手。它在树上腾挪跳跃,左躲右闪,仿佛在挑逗  相似文献   
16.
制怒     
  相似文献   
17.
女儿即将走上高考考场,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女儿赢。但是,人生处处是考场,岂能场场都赢?所以说,输得起,才赢得起。项羽输不起。项羽自称“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垓下一役,项羽一败涂地。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还可以东山再起,就像王安石诗中所写:“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输不起,他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属于田园的,你无法想象一个都市里的庄子。都市是一个用机械构造出来的世界。都市最本质的特征是其机械性。不仅外在的物质世界充满机械性,而且其内在的组织构造也是机械的。人在田园中走路,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但在都市却不行,如果你闯红灯。  相似文献   
19.
内与外     
正儒家文化,将内与外分得很清楚,这一点很值得注意。虽然孟子教导我们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这种"推恩"的思想,在实行起来,的确是大打了折扣,我们还是对亲人更好,对熟人次之,对陌生人就比较冷漠。说白了,我们的内心,还是画了一道明显的杠杠,哪是"内",哪是"外",泾渭分明。我们知道,儒家是按照血缘亲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这就是有内有外的理念依据。儒家讲孝悌,孝悌其实就是"内",  相似文献   
20.
谦与矜     
正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表扬了一个叫孟之反的人。孔子表扬他什么?"不伐"。"伐"在古汉语中,是"夸耀"的意思。"不伐",就是"不自矜"。这与《史记》中司马迁评价项羽恰相反。司马迁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大约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回头看看孔子为什么说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