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曼特·比昂迪一人勇夺五枚游泳金牌,可谓举世注目。但你也许不知道,赛前人们曾普遍看好比昂迪能够像16年前的马克·斯比茨那样赢得全部七枚金牌。但天有不测风云.开赛头两个项目中,比昂迪表现失常,痛失金牌.令看好他的入大为失望。体育评论家此时大都认为比昂迪很难走出失败的阴影。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却另有看法。赛前.教授对美国游泳队部分选手作过对安结智商”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比昂迪具有不同寻常的乐观情绪、所以教授认为.两次失败后比昂迪不会如常人那样失去信…  相似文献   
52.
引言方东美先生说;“真正的哲学家,精神上首先在宇宙立定脚跟,不沾染低层世界,然后他的精神层层超升、解放,直到精神世界的顶点,在那儿形成不朽的人格,再发出生命的光辉,这样才算是哲学家。”(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22页)从此看来,方先生的哲学精神可能是从《庄子》那里得到的。但是,关于庄子的知识论方面,他没有文章细致地探讨过。我认为从《庄子》可以找到中国知识论的一个典型。我想透过《庄子》,试探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知识的一种看法。为了方便起见,我从两方面研讨庄子的知识…  相似文献   
53.
悖谬却入理     
有一首获奖的咏物短诗,说的是“生石灰”:越发冷水越焕发出热情由“冷”而变为“热”,看似悻谬,但仔细一想,生石灰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于是,我也试文写了一首“咏冰”的小诗:即便是弱农也有汽修修硬骨一“弱”-“硬”,使石却人理.这种思维方式之奇特,就在于反党合这,佯谬而实智.从语言形式来看,关键是将一对反义词巧妙地组合在一块.美国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以非凡的致力创造了惊人的成就。请看一段谈话:访问者:一个人可能遭到的最大悲哀是什么?海伦·凯勒:有眼睛而仍然看不见。无独有偶,中国的保尔——张海迪…  相似文献   
54.
我们常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成功的商界人士:“会做生意!”──这句话的内涵很深。何以叫“会做生意”?局外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能力。商界中人也可能认做这是一种天赋,因为无数的大富翁、大财阀或而今的大老板、大款几无例外的是非科班出身,同时也绝少世家子弟,便可以证明这一点!若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便很难承认,“天赋能力”说,因为,果如此世界的财富便早已在暗中派定给少数人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成功者依靠的是“商业思维”这一法定创造了奇迹,而不是“天赋”和控上门来的“运气”!所谓商业思维,首先…  相似文献   
55.
异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要谈的是我们对经济的和工业的发展应持的态度.我将相当概括地从哲学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也涉及某些专门论题.因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一个大规模经济调整的时期,是一个正在发生着引人注目的甚至惊人的工业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系列调整和变革的结果,一方面是经济的广泛现代化和结构的重大调整,另一方面是效率和生产力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这些发展对于英国社会也产生着深刻的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影响.无数个人、共同体甚至所有地方的生活,都发生了变革,而且这样一些变革通常是以毁灭性的方式进行的.许许多多的人失掉了自己的工作,或者发现他们屈从于暴虐的工作方式,在这些工作方式中,他们的技艺被贬值,而且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创造性也被消灭了.对这些发展的反应趋向于分化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面,这些变化或变革的辩护者倾向于从纯经济的角度思考社会问题.他们似乎习惯于坚持和关注经济的指标和参数.他们对于正在发生的一切所具有的人的方面的影响和道德向度也几乎是完全漠视的.  相似文献   
56.
全球规模的环境破坏与价值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为自然存在的人人是自然存在物。这就意味着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是生物界的一部分。是在大自然中通过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而生存的一种存在。否则人就一天也不能存活。当然,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但无论人类社会怎样发展,取怎样的社会形态,人都不可能是超自然的存在物。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而生活于自然之中,可以把作为人类生活场所的自然称为自然环境。①这就不是指一般的自然,而是指围绕着人类的、与人类发生关系的外界的自然,具体说来就是作为大地的地球和环绕着它的大气这个整体。在这个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呼吸空气、饮水,与外部自…  相似文献   
57.
法水西还     
今春,日本相国寺向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国佛教研究机构,赠送了该寺前任管长尾谷宗忍遗著《禅林类聚着语》(精装,全75卷)。尾谷禅师遗著《禅林类聚著语》、将中国禅宗典籍《祥林类聚})(全ZO卷)通卷加以详细、周密校勘,附以诠释、注解、评论。作为以佛教为主要媒介和渠道,具有长沈两千余年悠久历史的中日友好往来之铭证,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之础石,赠与中国佛教界及诸佛教研究机构。《禅林类聚》样行于元大德八(13O7)年。编纂者为扬州路天宁万寿禅寺善俊及门人智境、道泰。该著记录、汇集了中国禅宗发展鼎盛的唐至南宋末禅林名…  相似文献   
58.
我从一个顿号开始。这个逗号位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里一个关键的命题中。对由这个顿号分开的词之间关系的解释,是最初的问题,后面的篇章把这个问题作为目标,加以阐明、研究并试图解决之。被这个顿号联系起来并隔开的词,指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可以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他思想发展变化中找到,并且可以在总的哲学传统中找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概念看作关于语言、思想和实在三者关系的哲学问题的隐喻和线索。  相似文献   
59.
鲁宾逊在最近哲学季刊上的一篇文章中认为,在休漠《人性论》一书中关于因果关系的两种定义并不是定义,而是一种根据经验的心理学论述即已经被确定的内容的定义。他的这个命题我不能接受,尽管他的那些次要的论题即(a)详细阐明了休漠所谓的“哲学关系”和“自然关系”,()与史密斯相反,休漠支持因果关系的“统一性”观点确实是合理的。因此我希望(I)能够解释为什么鲁宾逊的主要命题不能真正说明休漠的两个因果关系定义,(巨)并证明他的结论并不是来自他自己的论述(巨)试图解释体漠关于“因果关系”的两个定义,这可以较真实地…  相似文献   
60.
    
一、真之载体真或假之物是命题,这将得到普遍的赞同。但若不是因为“命题”有歧义,这是不会得到如此普遍赞同的。一些人把“命题”这个词理解为指符合一定规范的句子。另一些人却把它理解为指这样的句子的意义。因此,对这个问题,表面上好象是普遍赞同,实际上却分成两个思想流派:对于第一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而对第二个流派来说,真和假的载体是句子的意义。第二种观点的一个弱点在于句子意义这个概念的空洞无力。如果人们相信我关于翻译的不确定性这一论题,这种空洞无力就达到极限。即使抛开这个论题,忽视可看见或可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