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近年来,许多日本企业都在探索新的管理之道,以训练和培养员工的创造力为目的,以求突破四有的管理结构与制度。日本最大的化妆品集团资生坐总裁福原义着说:“目前,日本是依靠高技术和高素质的手段来推销商品,如果下个世纪仍只是这样做,就远远不够了,我们必须开始创造有灵魂的产品。”“我们的公司不能像行军一样,总裁发出指令后,全体员工只管赶紧执行。这样的公司不能在下世纪生存。”他希望通过塑造新的企业文化,让每个员工在公司的总体规划下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订立并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一、激发员工的思维和心灵:前不…  相似文献   
32.
与众不同独成一家人之可贵,在于他有思想,有一个充满各种各样想法的头脑。思想的源泉,不外乎两个方面: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是大自然、是万物世界、是生活、是人际交往……内部,即对自身的反复提拣,从直觉感受到发明创造。人与人的差异,最大的就是思想,有没有发现的意识。发明者与创造者,他们的思想每时每刻都在破译外界的密码以及自身的密码。失去了思想,我们将一事无成。发明家就像他所发明的东西一样,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他的思想表现为强烈的个性特征,即与众不同,独成一家。比如:凯特林不喜欢用曲柄开动汽车,于是发明了…  相似文献   
33.
灵感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具有突发性、触发性、专注性、瞬时性、亢奋性等特征。它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对某一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未得出正确结论时,故意地或无意识地将思考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转化为潜意识,让有关的神经网络处于抑制状态。又经某种偶然因素的刺激,突然与原有的存贮信息接通,从而得出一种新的答案,问题迎刃而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就是灵感思维的大致过程。  相似文献   
34.
婉言涵真情     
肖伯纳先生有许多幽默趣闻。有一则是关于他和著名女舞蹈家邓肯的。邓肯给他的情书中说:“如果我们结合,一个位厂有你那样的脑袋和我这样的身体.该有多么美妙呵!”削e纳婉言谢绝了,他的回信这样写道:“哪个孩子的运气可能不会怎么好,如果他有我这样的身体和你那样的脑袋,可就糟透了。”用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本意,在人们的交际中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思维上称之为“迂回战术”。婉言,可以是明意暗说。鲁迅在《范爱农》一文中曾写到:“在街门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开个得。一你看,从“布仁”到“…  相似文献   
35.
全人类有什么普遍之处?怎样把他们区别开?在考察这两个问题时,可以根据类型分成三个阶段:柏拉图式的论述、浪漫主义的对比法和当代的综合,最后是在当今的人类生物学和语言学中被推进和发展了的假说。一、柏拉图式的论述柏拉图式的论述中经常被引证的章句,不是见于柏拉图而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在一本早期的小册子《论解释》的开头这样写道:全人类的书写标记是不相同的,他们的有声语言也是不相同的。但它们首先都是灵魂的情感符号,在这一点上全都是一样的;这些情感具有的事物相似性也是相同的。这说明人们所关心的都是相…  相似文献   
36.
历史哲学看来是那些教小说的人的事。──弗兰克·科莫德要是在1950年,科莫德的观点一定会被当作奇谈怪论,在1968年时,它仍属前卫的观点,到1975年,在英语国家的历史哲学界,这种观点引起的问题已成了争论的最前沿问题。我将努力说明这种现象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制度框架内发生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相当程度上甚至直到今天,历史哲学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学术孤儿。习惯上,它被视为是“柔弱的”,仅仅是一块可要可不要的研究领域。(软绵绵的恰恰是伦理学和美学,但很少有哲学系没有伦理学家和艺术哲学家,相反,确实没有…  相似文献   
37.
一、有关技术的传统概念技术不过是人的劳作而已。它既是一种人为的事物也是一种人为的发明过程,其目的是由人制定的,从而也是由人所贯彻的。这就是从古至今技术的哲学人类学背景:从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篇》到卡普(Kapp)和该伦(Gehlen)。他们都将技术说成是必然,因为人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灵,而且他们对技术目的也都是在这样的标题下进行讨论,如加强、延伸以及替代我们可怜的人类器官或肢体,为的是生存竞争或改善我们的境况。但是,这种对技术的传统理解过于狭窄了,因为它没有涵盖这些东西,如教堂的建造、金字塔和庙宇,这些东…  相似文献   
38.
果戈理曾呼吁国人认真研究自己的国家,洞察人民心灵中隐含着的各种光明本性和黑暗本性,把这看成是每个人的重要宗教的和道德的职责,但他却得出如下的沉郁的结论:“在俄国存在着对俄罗斯的巨大无知”。《死魂灵》作者是在俄罗斯文化正值黄金时代讲这句话的,这可能使人大惑不解。俄罗斯文学的果戈理时期——19世纪30—50年代,繁花似锦,它不仅为俄罗斯,也为欧洲贡献了出色的成果。这是民族自我意识高涨的年代,是T.格兰诺夫斯基和村斯坦凯维奇、fi恰达耶夫和地霍米雅科夫、B别林斯基和地·赫尔岑、M.彼特拉舍夫斯基和中.陀思妥耶…  相似文献   
39.
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那位最敏锐的观察家和政治上的失败者De.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①看来,只有在锻造着一种新文化的新世界里,民主才是可接受的。在他自己的国家法国,在被称做“民众的春天”的1848年期间,托克维尔坚定地站在反对派立场上,既反对共和派,又反对波拿巴式的男性普选权。民主的每一种试验,不管是议会制的还是独裁制的,都威胁到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即威胁到在他看来是介于革命的群众或乌合之众与用刺刀维持统治的粗暴做法之间的“中庸状态”。18和19世纪发生的那些革命的剧烈震动当然推进了民主的进程,但同时也增强了许多…  相似文献   
40.
中国古代美学与它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美学令人羡慕的得天独厚之处在于,它拥有清晰可查的、可溯往现代以前的种种文献。其艺术所基于的法则,“在1500年中事实上一直保持不变”(奥斯瓦尔德·西伦:《中国人论绘画艺术》,纽约硕肯1963年版,第2页)。这些法则是在公元五世纪唐代的谢赫提出创立的(通常说谢赫为南朝齐人──译者)。谢赫是一位肖像画家,他认为他的“六法”从根本上说来,是作好画的基本手法。从此后,这些法则被当成“金科玉律”流传下来,尽管人们可以在风格、解释、个性表现上保留各种不同的变化。谢赫的“六法”中的第一法是“气韵生动”。它指“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