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1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边界分割偏好、组织分割供给和个人边界分割策略与工作-非工作冲突的关系。结果表明:(1)辅导员的边界分割偏好与工作-非工作冲突正相关;(2)组织分割供给和个人边界分割策略均能减弱边界分割偏好与工作-非工作冲突之间的正相关。本研究提示高校应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向辅导员提供更多的组织分割供给,同时辅导员也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边界分割策略,进行自主的工作-非工作边界管理。  相似文献   
42.
程序公正是指用于决定分配的过程是否公正。回顾近年来程序公正作用机制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对程序公正的效果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有四类因素, 分别为情景因素、个体特征因素、分配结果因素以及领导者因素。今后该主题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发言权效应的跨文化验证、探索本土化程序公正原则、进一步考察情景变量的调节效应、加强领导者因素的研究、结合分配公正进行研究, 并应加强程序公正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43.
工作家庭促进关注的是工作-家庭关系中的积极方面,指的是个体由于在某一社会系统(工作或者家庭)中的投入,而对另一系统(如家庭或者工作)的发展产生贡献的程度。文章首先探讨了工作家庭促进的理论源流、概念界定以及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接下来介绍了基于系统论思想的促进发生机制模型;最后指出了今后两个首要的研究方向,即工作家庭促进测量工具的开发及其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4.
组织中的政治技能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技能是个体在工作中影响他人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和某些工作态度、缓解工作中压力带来的紧张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个体的洞察力、控制、亲和力、主动影响及发展经验被视为政治技能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践练习、替代学习等方法可实现政治技能的培训和开发。在未来的研究中,对政治技能概念的理解、测量多源性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5.
怀旧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怀旧对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怀旧的触发因素包括客观刺激的视觉、嗅觉、听觉及主观刺激的消极情绪与低温知觉, 分析了其研究范式有质化研究(内容分析与扎根理论)、量化研究(问卷调查与经验取样法)和实验研究(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并介绍了其相关的测量工具。未来研究要加强主动怀旧与被动怀旧、积极怀旧与消极怀旧的探讨; 整合各种研究范式与强化纵向的追踪研究; 以及要区分特质型怀旧与状态型怀旧。  相似文献   
46.
社会痛苦是指个体感觉到被渴望的社会关系排斥或者被重要他人和群体贬损时表现出的一种特定的负性情绪反应。对于社会痛苦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探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研究者主要从个体经历社会排斥、目睹他人被社会排斥(共情)时的神经活动来解释社会痛苦的神经生理机制。社会痛苦受到依恋、自尊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可从探讨社会痛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神经机制和探索社会痛苦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7.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事件的判断中忽略相关事件统计学上的信息, 而只关注当前呈现的案例信息, 从而造成判断和决策偏差的一种现象。目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主要包括双加工理论和线性整合理论, 而影响基线比例忽略的因素有许多方面, 如信息特征、认知能力等等。在未来研究中, 应该深入分析双加工理论的作用机制以及依据模糊痕迹理论提出新的研究视角, 同时拓展在团体和公共领域中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从人?环境匹配理论的视角探讨工作和家庭边界弹性能力和边界弹性意愿对个体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的交互影响。通过问卷法共获得494份有效数据, 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反应曲面分析的结果表明:工作弹性能力与工作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对工作→家庭增益无显著影响; 家庭弹性能力与家庭弹性意愿的匹配对家庭→工作冲突、家庭→工作增益有显著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49.
为了揭示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FSSB)对双职工夫妻双方婚姻满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资源-获取-发展观和基于关系支持的积极发展模型,从夫妻互动(相互支持)的角度构建了一个积极溢出-交叉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70对双职工夫妻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FSSB与我国双职工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均正相关;(2)FSSB可通过增加员工的工作-家庭增益促进员工夫妻间相互支持的互惠效应,进而提升员工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3)夫妻双方所获得的FSSB均可通过促进丈夫的婚姻满意感进而提升妻子的婚姻满意感。本研究提示,增加FSSB能有效促进双职工夫妻间的相互支持、提升夫妻双方的婚姻满意感。  相似文献   
50.
工作场所中的反生产行为及其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生产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CWB)是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实施的蓄意伤害组织利益或与组织利益有关的其他成员的行为。本文对反生产行为的概念、分类、理论解释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回顾。在整理和分析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反生产行为的发生机制模型, 即反生产行为的发生遵循“压力情境→认知加工→负性情绪反应→反生产行为”的逻辑顺序。“认知加工”和“负性情绪反应”是反生产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具体表现为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的归因过程及负性情绪的生成。在此基础上, 对与反生产行为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整合, 并且对当前反生产行为的研究的开展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