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可潜 《法音》2007,(9):51-54
本刊讯8月26日至31日,应斯里兰卡佛牙寺的邀请,以一诚会长为团长、祜巴龙庄·勐副会长为副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中国佛学院传印副院长、北京灵光寺住持常藏等为团员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斯里兰卡参加康提佛牙节。访斯期间,受到了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的亲切会见;一诚会长还接受了斯里兰卡佛教界专门为他颁发的"弘法旗帜奖"和"弘法功勋奖"。  相似文献   
92.
学佛能使人身心健康愉悦,获得许多的欢喜心,那么一个佛教徒如何拥有和获得快乐呢?下面我们将从《法华经》的"四安乐行"依次讲解。一、四安乐行下面讲"安乐行品"中的"四安乐行"。众生在火宅中、在天灾人祸中、在  相似文献   
93.
2007年8月26日至31日,应斯里兰卡佛牙寺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为团长、祜巴龙庄·勐副会长为副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中国佛学院传印副院长、北京灵光寺常藏方丈等为团员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斯里兰卡参加康提佛牙节。期间,受到了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的亲切会见;斯里兰卡佛教界还专门为一诚会长颁发了“弘法旗帜奖”和“弘法功勋奖”。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运用结构性观察方法对两组4岁儿童与父母在四种活动中的互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一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高分者,二组儿童为书面数符号测查低分者。85对父母一儿童对子参加了4个各有15分钟的共同活动,阅读、数学题、纸和积木,并完成一个微型问卷。结果表明,在这些活动中包含了多种数学知识学习和多种以父母为主导的互动策略;两组对子之间在数学事件频次上无差异,但一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积极策略,二组父母更多地运用了一些消极策略;二组中有更多儿童对互动表现出消极回应和注意力问题。两个组的父母在家中与儿童一起进行诸如阅读和做数学题的共同活动的频次与质量上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95.
该研究追踪调查汶川地震后1573名青少年,考查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探讨幸存者的心理修复过程。结果表明:(1)心理弹性既能直接预测抑郁症状,也能通过抑郁症状间接影响生活事件;(2)生活事件既能直接预测心理弹性,也能通过抑郁症状间接预测心理弹性;(3)抑郁症状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弹性,也能通过生活事件间接影响心理弹性。结论:灾后不同特征的青少年心理修复过程不同,存在"钢化效应"和"敏化效应"。  相似文献   
96.
一、城镇化对中国基督教的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基督教在信徒数量、城乡信徒结构、教会牧养方式、社会参与方式、宗教供需关系等方面均发生明显变化。1.信徒向城市转移,城乡基督教人口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基督徒大量向城市迁移,城市基督徒数量增长明显,城乡基督教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7.
对1495名被试的价值观与幸福感进行了三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通过潜变量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回归模型,考察重大突发事件下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发现:(1)T1到T3民众的自我超越价值观显著下降,保守和开放价值观显著上升;(2)T2到T3民众的幸福感显著下降;(3)T2自我超越价值观正向预测T3幸福感,T2自我增强价值观负向预测T3幸福感;(4)T2幸福感正向预测T3自我超越和保守价值观,负向预测T3自我增强和开放价值观。该结果为今后重大突发事件下的价值观引导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8.
定慧所得…     
先说念头。《百法直解》云:“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 是在说明我们所学习过的事物,经历过的境界,在心识中有深刻印象,清楚不忘称为“念”。“念”也有好坏,例如听闻佛法心生正念,听闻邪法则心生妄念。全心全意念佛,心无旁骛,虽欲起妄,力不暇及,如此念佛功夫,谓之“弥陀大定”皆由正念收摄心神而生。 “念”的种类有:观念、口念、心念。粱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衾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袃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  相似文献   
99.
二战期间,一个叫弗兰克的心理医生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每当他遭受非人的折磨时,就想像自己正在讲坛上讲课,内容就是关于集中营里的心理学。此时,他所受的苦难煎熬,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他就是用这种办法使自己超越困苦境地,顽强地活下去,并且精神始终不垮。他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00.
老法师这篇短文写得苦口婆心、痛心疾首、振聋发聩!佛教界太需要这样敢于站出来说话的老修行了!现今混进佛教的魔子魔孙正在坏我佛教,我们需要照妖镜,需要火眼金睛,良善佛子当以戒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