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知情交互作用的实证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交互作用(the interaction of cognition-emotion)是指认知与情绪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密不可分.当前,知情交互作用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认知对情绪的影响,即认知对情绪的产生和情绪调节的影响;二是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即情绪对感知觉、记忆和思维的影响.本文从实证角度,综合相关文献选取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要述评,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在无意识情绪的脑机制、情绪-想象的交互作用、情绪-语言的交互作用,以及知-情-行的整合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2.
基于素质-应激理论考察神经质人格及班级环境对中小学生抑郁的作用机制,对30个班级共93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层分析结果显示:(1)中小学生抑郁存在显著的班级聚集效应;(2)神经质人格正向预测中小学生抑郁,班级人际环境、班级学习环境均负向预测中小学生抑郁;(3)班级学习环境跨层调节神经质人格与中小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即积极的班级学习环境削弱了神经质人格对中小学生抑郁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教学制度下的班级学习环境在中小学生抑郁预防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宽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被认为是对冒犯者的亲社会化转变的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上的改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宽恕心理的行为测量范式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相关的成果,发现宽恕心理的行为测量范式能够揭示宽恕相关的心理过程;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宽恕心理过程主要涉及负责社会认知、共情和认知控制等功能的脑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宽恕心理行为测量范式的有效性和揭示内容的一致性、宽恕心理的认知和脑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84.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学生情感素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家楣  蔡丹  张文渊 《心理科学》2011,34(6):1338-1344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青少年情感素质调查问卷》对全国3类地区9大城市1767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职生情感素质总体处于积极正向、亟待提高的状况;女生的情感素质稍优于男生,但存在结构性差异;情感素质与中职生学业自评呈正相关;居住情况和父母学历对中职生情感素质影响不大;与同龄高中生在情感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仅理智情感发展低于高中生,并主要表现在自信感和好奇心方面;师生关系良好、教师有情施教对中职生各方面情感素质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5.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了目标内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自尊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欲望指数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自尊量表、正负情绪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对53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目标内部性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基本心理需要在目标内部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基本需要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因此,目标内部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6.
潘发达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5,28(5):1162-116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定向发展、年龄差异、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但在研究对象的拓展、情境的设置以及归因对象的完善等方面还需要未来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7.
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赋予情感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00,23(6):650-654,719
将对内含中性情感因素的教材内容实施情感性处理的一种策略——赋予情感策略运用于物理教学中,进行现场的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含中性情感因素的理科教材内容中可以运用赋予情感策略来对其进行情感性处理;运用赋予情感策略来对内含中性情感因素的理科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对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8.
沉迷于电子产品所诱发的积极情绪体验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两项研究考察日常情绪体验与意识努力程度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并探讨其背后的内在机制。研究1采用问卷调查随机抽样300名大学生发现,大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差异显著,且以积极情绪体验为主,同时低意识努力的情绪刺激源显著多于高意识努力的情绪刺激源;研究2在研究1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意识努力”介入的方式对136名被试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大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对自我控制无显著预测效应,意识努力显著正向预测其自我控制,且高水平的意识努力在日常情绪体验与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9.
教学心理学情感维度上的一种教材处理策略——心理匹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卢家楣 《心理科学》1998,21(6):506-510
在教学心理学领域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认知维度探索教材的优化处理策略,缺乏情感维度上的相应研究。奥苏贝尔虽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内在先决条件:一是学习者有同化新材料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但他本人也仅从影响学生认知结构的角度,提出教材的认知处理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而未从影响学生心向的角度.提出教材的情感处理策略。鉴此,本文从情感维度上提出教材处理的心理匹配策略.以冀与认知策略一起共同优化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环节,并阐明心理匹配策略的内涵、机制、作用和种类。  相似文献   
90.
美国当代着名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贝尔曾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内在条件分别是,学习者有同化新材料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前者涉及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可接受性有关,后者则涉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乐接受性有关。但奥苏贝尔本人也仅提出教材内容的认知处理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而未提出影响学生学习心向的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这其实也反映了现时教学心理学在教材内容处理上重知轻情的倾向。鉴此,本文从情感维度上提出教材内容处理的超出预期策略,以冀与认知策略一起共同优化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环节,并阐明超出预期策略的内涵、机制、作用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