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935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107篇
  1984年   101篇
  1983年   129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71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62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1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7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0篇
  1957年   53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医疗保健是权利还是特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医疗保健是权利还是特权的问题,美国和中国的医疗保健供给体制在医疗保健的概念上被界定为医疗市场的一种商品。虽然作为商品的医疗保健的性质已被讨论,但更具社会责任感的论证应是强调医疗保健是一种权利。社会表示对其成员健康的关不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通过国家健康保险而体现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回顾了美国和中国的医疗保健情况。  相似文献   
982.
本文以实例说明在工业紧张状态的评定中问卷法可能是一不可靠的方法。提出了应用内分泌(激素)测定作为替代方法的理由。以实例表明在实验室研究中人为地造成紧张状态时尿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皮质醇水平增高。根据我们实验室的资料表明在心理紧张和体力活动时血液动力测量和激素间相关是不同的,这证实了下述假设:“格斗—逃跑”激素反应对应付心理紧张来说是不适宜的。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工业中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某些职业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从实验室研究所得资料证明,由于紧张状态引起激素改变而导致心脏病的因果关系。拉屈别大学研究组的研究表明了在服装工业中在自动化机器和手工操作机器工人之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差异。其他由现场研究得来的资料如在锯木厂、在领港员和邮政工人中的研究也表明了与职业有关的激素改变。在进一步发展应用激素水平作为应激指标中,根据对警察和经理的紧张状态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结束时接受紧张状态处理方案的人尿内激素水平比未接受处理的对照组低。结论是:生化测量在预测与紧张状态有关的疾病的发生中是更为可靠和有效的,它们的应用对澳大利亚工会和厂方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83.
N.雷斯切尔在他的近期著作《真理连贯理论》一书中,强调了真理的标准问题和真理的本性问题的区别。近来,有人试图为理性的证明的连贯论辩护。在这种证明中,连贯性被认为是真理的标准(即下面所说的真理标准连贯论——译者),但是连贯性却不被认为是真理的本性(即下面所说的真理本性连贯论——译者)。本文中我要论证:连贯性作为真理的标准,的确能够衍推连贯性是真理的本性;证明的连贯论是正确的,所以真理的连贯论也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84.
在西方思想里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西方古典哲学传统,即"4世纪教父→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尔和世俗化唯心主义",另一个是东方正教传统,即"4世纪教父→认信者马克西姆→帕拉马→20世纪东正教唯能论"。索洛维约夫为其奠定基础的俄罗斯哲学是西方古典传统里的一个学派。这个地位导致俄罗斯哲学先天地包含一些局限。弗洛罗夫斯基创立的新教父综合是俄罗斯思想的一次向根源的转折,在此之后,俄罗斯思想回归到东方正教传统。只有在这个传统里,未来的俄罗斯哲学才能克服过去的局限,完成自己的精神使命。  相似文献   
985.
胡塞尔先验哲学的交互主体性转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本世纪,语言哲学对古典心智哲学的批评常常被理解为哲学范式一个不可逆的决定性转向,即从主体哲学转向了交互主体性哲学。这一转向在阿佩尔和哈贝马斯的著作中不断得到认同。因此,阿佩尔鲜明地倡导先验哲学向交互主体性哲学的转折。不是单个的、自我-意识自我,而是语言共同体,即交互主体性,才应被看作为基本的先验框架。阿佩尔和哈贝马斯都认为,哲学范式的这一转变对现象学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挑战,并且,从他们的立场出发,讨论的结果经常是否定性的。他们把胡塞尔的现象学看成是古典主体哲学最后一次也许是最有力的尝试,并竭力揭示其唯我论的荒谬和困境,希望借此来显示他们自己的倾向的合理性。简而言之,他们声称,胡塞尔所运用的真理和意义概念无视其内在的交互主体性特征;胡塞尔的理论不能解释那种表征交互主体性的特定的主体-主体的对称性关联,它完全受制于一种唯我论的、定位于主体-客体的意向性概念;并且最后,胡塞尔自主的主体性概念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自我-意识和个体性远非自我一般(sui generis),而只是那个更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6.
笛卡尔宣称上帝创造了永恒真理,并因此可以使诸如"2+1=3"这样的永恒真理失效。本文认为,笛卡尔的永恒真理学说是一种"直观知识",这种"直观知识"从"存在判断"中悬隔了出来。但永恒真理学说仍然悖论重重:笛卡尔保障自然规律的充足理由律是否定性的,数学真理既是永恒的,也是偶然的。换言之,笛卡尔并没有明确讨论上帝是否还能创造另一个数学世界的可能性。本文主张,"自然规律"在笛卡尔那里,其意义发生了变化:它们变成了出于同质性、依据几何学的方式建构与重建自然的蓝图。这是笛卡尔既主张上帝创造了永恒真理,同时也主张上帝需要一刻不停地保存永恒真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7.
意义疗法是以存在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构建个体生命意义为目的,实现生活正负两极性的动态平衡,从而解决其心理困扰获得心理治愈与成长的一种整合性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起源于Frankl意义学说的意义疗法是通往人类美好生活的路径,它源于对苦难生活所隐含意义的本质认识。在理论上,意义疗法以意义定向看世界为中心,以意义管理理论和双系统模型为支架; 在方法上,为保障意义获得,应遵循8个基本问题和12条原则,充分发挥意义源的作用,实现意义获得的双路径统一; 在技术上,灵活采用趋向性(PURE)策略、回避性(ABCDE)策略、以及双视角双通道策略或其它策略的整合。意义疗法因包含了精神成分而超越了心理动力学和个体心理学等传统心理治疗方式。未来研究还需明确意义疗法整合了哪些流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细化意义疗法主要的技术与策略的操作步骤,考察成熟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以及充分整合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检验意义疗法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88.
“意义”和“解释”这两个词具有一种相似的多义性 ,从而形成了两对术语。而且 ,这两对术语具有某种以前没有得到注意的语义相关性。第一 ,对术语是一个文本的意义(下文写作C -意义 )以及相应地适合于这种意义的解释。大体说来 ,C -意义是一次成功的交流的一半或一个方面 ,而听者的解释是另一半。第二 ,对术语是某个事物、状态或事件的意义 (下文写作S -意义 ) ,以及相应地适合于这种意义的解释。① 大体说来 ,对某物的正确解释即是关于该物的重要性的知识。意义和解释的这两个对子看似彼此没有逻辑的联系 ,尽管它们从用词上来说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989.
本文综述了关于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文化/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在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心理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文化特异性的问题上的持续争论.第二部分探讨文化差异的魅力,论证为什么迄今的研究往往偏向于寻找行为的差异而不是跨文化的不变性.第三部分简要概述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文化偏误、缺乏等价性等问题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题目中的主题,即跨文化差异的心理组织.这部分内容对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倾向,即从宽泛的维度或笼统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组织和解释行为差异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则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以几个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为代表来具体说明这种过度泛化的倾向及近期的研究发展,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研究人员贡献越来越大的文化神经科学领域.最后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0.
人所具有的高度发达的思维、情感和审慎行事的能力,使人与自然界的其余部分有了天壤之别。偶尔,在其他动物的这里或那里,人们也许会发现这种能力的萌芽、这种能力的近似物、或这种能力的一些有限的要素;但是,高级发展阶段的产物即被称之为精神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却是独一无二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的存在是在一种极为不同的现象中反映出来的,如:痒和疼这类感觉,意象,感知,情绪,记忆,期待,欲望,确信,推论和其他类型的推理,梦,动机,选择,动作,性格和个性的特点,以及无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