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几十年来,以神经科学、人工智能、互联网、基因技术等为首的"人学新科技群"飞速发展,并以新科学主义的强势姿态大举进入人文社会科学中,认识人,改变人,甚至制造新人,彻底改变人类政治经济生态。新科学主义高调主张还原论与决定论,否认自由意志。这将深刻影响伦理生活和道德哲学。如何理解和论证自由的存在,是人文哲学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古希腊哲学到康德、黑格尔和柯耶夫,人文哲学论证了各种类型的自由;"苏格拉底道统"中的知识追求取向和自我成就取向,后者中的斯多亚路径与普鲁塔克路径,以及它们各自对血气的不同看法,都提醒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反思和澄清自由的概念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12.
枫林街月色     
我家乡的小城有一条僻静的小街,叫枫林街,可是街上一棵树都没有,也不知名字从何而来。街角有一位老人,每天都蹲在那里,守着一个修理自行车的摊子。他很沉默,更多的时候,就是坐在阳光下,目光穿过整条街道,望向很远的远方。  相似文献   
13.
时光散记     
一有亲人相伴的日子,蓝天多了一份深远,大地多了一份厚重,生命多了一份深沉的内涵。起初的时候,我们接受着亲人的爱,成长的过程中,又渐渐地回报那份爱。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子女,开始付出那份曾经接受的爱,在渐老的年华里,又开始接受子女回馈的爱。一如日与月的交替,火热而纯净,于是有了无数美好的日复一日,于是有了一生中最美的牵挂与欣慰。有人说,不管你七老八十,  相似文献   
14.
包利民 《学海》2001,(6):5-10
希腊罗马的政治哲学与基督教的政治哲学是两种不同的范式。如今这两种思想范式已经大多被看作共时性的并列“资源” ,供当代研究或倡导宪政主义或公民共和主义、自由主义或共同体主义等不同倾向的人考察或选择。然而在历史上 ,它们曾经前后交替。由于它们既共享一个基本价值框架———“大序意识” ,又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在交替中呈现出复杂的交汇、冲撞、张力与互渗。本文将以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这两位一身而兼熟悉、并企图综合两种范式的重要思想家为典例分析这一交替。一、古典大序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古典”传统 ,其实有两种…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不够好     
“今天不够好”。这是我一个朋友书房墙上贴的一幅字,第一次看时,首先吸引我的,是那5个字,每一笔都颇见功力,特别是“天”字最后一捺,直欲破壁而出。我知道他的书法曾获过大奖,不过现在他却很少写字,只是偶尔自娱一下。  相似文献   
16.
古典“幸福论伦理学”本身蕴含着深刻的张力,这在斯多亚伦理学当中表现得 尤为典型。斯多亚德性幸福论伦理学被视为在古代捍卫道德的至高地位的主要旗手。但 它究竟是某种道德中立的幸福论还是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学,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 斯多亚伦理学所推崇的“德性”的真实内涵是主体的自足强大意义上的幸福,这在关注对象 、情感的地位、道德义务的排序等几个方面 都与以人际道德为核心的伦理学不一致。思想史上可以看到各种在二者之间寻求一致性的努 力,然而更多的调适工作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进行。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她的事业达到了很辉煌的阶段,在别人惊讶的目光中,她也有了一种释然。在那之前,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孩子的命太苦了”,“她的命怎么这么差呢”。  相似文献   
18.
价值层级与伦理生活辩证法包利民正如罗尔斯在《公正论》中所指出的,伦理学中的两大基本概念是“公正”与“好”(善)。不同伦理生活实践及理论建构之间的分歧与争论,大都可以还原到对这两个概念的规定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之上。比如:何者第一性?应当从何者推导出另一者来?不同回答便形成了伦理学中“目的论”与“义务论”两大思路。认为伦理学应当建立在“好”(善)这一价值范畴上者,被称为“目的论”。目的论思路在伦理学中影响曾十分广泛,但其地位在当代变得起伏不定了。本文将评介一下当代西方对目的论或伦理学是否可能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翘首盼望多年的多卷本《希腊哲学史》第三卷终于出版了 (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5月 ) ,作者为汪子嵩、范明生、姚介厚和陈村富。《希腊哲学史》第一卷是关于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的 ,第二卷是关于智者和柏拉图的 ,第三卷的主题则是亚里士多德 :上卷论述其逻辑哲学和自然哲学 ,下卷论述其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中国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虽然有一些零散的著作 ,但是如此系统全面的著作乃是第一部。书若要写得好 ,立意要高 ,对材料的掌握要透 ,对领域中的问题要看得准。该书就有这些特点。首先 ,该书十分强调把国外的最新研究介绍给大家。比…  相似文献   
20.
那么多年的学生岁月,那么多的老师在生命中来来去去,却有那么一张脸,一直在时光深处微笑。那是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四十岁左右,她讲课与众不同,虽然课讲得生动,却极少笑,似乎总是不开心的神情。初一下半年,我从乡下中学转到县里,一到新学校,正逢期中考试,于是便仓促上阵。几天后公布成绩,考得很一般,不过也挺让老师们吃惊的,因为当时农村的教育各方面都很落后,觉得我学成这样着实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