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EdwardL .和RyanRichardM .等人在 2 0世纪 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 ,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 ,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 ,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 ,并广泛应用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刘海燕  陈俊  肖少北 《心理科学》2012,35(3):619-623
通过两个实验考查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对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查颜色-物体(图片)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图片的颜色和图片的名称都产生显著的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实验2,考查颜色-物体(词语)Stroop效应。结果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词语的颜色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命名词语的名称未产生颜色-物体Stroop效应。结论,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物体Stroop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编的会计专业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倾向投射测验,包括对自我的社会后果、对自己身体和物质利益的后果、对自己的心理后果和对他人的后果四种情境,考察后果形式、后果表述、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年级和性别、会计专业人员有无工作经历和资格认证水平与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给出不利后果和有利不利后果均给出两种后果形式在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倾向上差异不显著;会计专业人员在涉及对自我身体和物质利益后果以及对他人的后果上选择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者较多,其次是对自我社会方面的后果,最少的是对自己的心理后果;低年级男生从自己身体和物质利益的后果考虑倾向于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数高于女生,其他三个方面年级和性别差异不显著;会计从业人员从自己身体和物质利益后果以及他人后果考虑道德判断标准比在校生宽松,且不受会计资格认证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80年,克丽丝·纽丝兰—沃哈德和埃里克·韦乔斯开始研究果蝇中的胚胎致死突变,这项研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在某种意义上,它标志着生物学一个富有魅力的理论时代的终结和缺乏想象力的事实时代的到来(这个短语出自于T.H.赫胥黎,他认为悲剧就是“富有魅力的理论被缺乏想象力的事实所扼杀”)。如果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链结构模型显示了想象力(只具有不多的事实)可以超越自然,那么,纽丝兰—沃哈德和韦乔斯的饱和筛选法则表明进化能够产生如此难以想象的复杂的生物学机制,以致如果以直觉的方法来研究它们,既使不是可笑的,也是毫无用处的。…  相似文献   
15.
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全面阐述了认知风格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认为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⑴ 70年代以前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发现增殖期 ;⑵ 80年代认知风格研究的停滞与理论综合期 ;⑶ 90年代认知风格理论的成熟与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定型期。文中对最新的认知风格结构模型及其测量做了叙述 ,并对已有的认知风格结构模型进行了分类 ,最后对认知风格研究发展的趋势做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王鹏  刘海燕  方平 《心理学探新》2011,31(2):182-185
运用情境故事考察246名青少年在犯过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以年龄、犯过类别、行为者意图结果的匹配关系为因素进行对数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犯过类别、行为者意图结果的匹配关系对青少年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存在重要影响,青少年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上的年龄差异主要存在于12岁组和14岁以上组之间,12岁组的情绪判断较为单一,归因上以道德定向为主,而14岁以上组出现了更多复杂情绪判断及移情定向归因。  相似文献   
17.
弗莱德立克·皮尔斯,是现象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同其他现象学者一样,他的个性理论也强调对世界的知觉、当前的关系,强调主体,自我实现,成长以及痛苦着的人类,但他的个性理论较侧重于群体与应用上,对社会及治疗运动的影响很大。皮尔斯所提到的理论及治疗技术称为完形心理治疗,他所使用的“完形”术语是指重新组织或个体的所有方面(动作、梦、体态、幻想等)的重新组合,以便创造一个比较完整的整体或健全的人。  相似文献   
18.
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  刘海燕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7,30(2):415-418,390
Stroop效应的研究经久不衰。本文根据有关Stroop效应的最新研究资料。对Stroop效应中一些热点、争议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9.
董必荣  刘海燕  曾晓红 《学海》2014,(4):203-208
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学构建知识资本报告的必要性,并基于国外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知识资本报告经验,构建了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的理论模型,提出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认为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应通过设置社会通用、学科特定、大学特定三个层次的计量指标体系,以实现大学知识资本报告标准化与特异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学知识资本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由教育部牵头,联合财政部等共同制订我国大学知识资本报告指南,并分阶段、分层次在所有大学范畴内强制实施。  相似文献   
20.
1927—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埠之一。由于历史相沿特别是 1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定都 ,南京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本文以 192 7— 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为基础 ,着重探讨这一时期南京工业的特征 ,指出虽为经济中心 ,但由于自然与历史沿革 ,南京的工业发展带有自身的显著特征。而且 ,从总体上说 ,南京的工业一直不发达 ,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并影响到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