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太平经》继承了道家关于“道”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宗教化改造,形成了神秘的思想体系。《太平经》的“道”是一个多元化结构,由“自然之道”、“阴阳之道”、“神明之道”、“养性之道”和“治国之道”等因素构成,融哲学、伦理、宗教和政治思想为一体。这种充满矛盾的多元结构,体现了其道论正处在道家向道教的过渡阶段,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转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再义 《思维与智慧》2011,(11):25-25
人生来是做什么的?在忙碌的时候,很少有人考虑这个。谁要是提这个问题,旁边的人可能会叽笑,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呀?  相似文献   
14.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种民”,这是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概念。何谓“种民”?如果从字面意思看,“种民”应当是民的一种分类,属于民的一种称呼。《太平经》关于“民”的说法有很多,如人民、万民、兆民、生民、国民、凡民等,这些关于民的称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郇义凤 《天风》2001,(12):51
《使徒行传》11章26节告诉我们,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开始的,而雅各、彼得、约翰等使徒又是与耶稣基督三年多的朝夕相伴。耳闻目睹耶稣的教训及其行为,因此作为基督教,信徒所信奉的基础则为信仰的核心。 一个信奉基督有永生生命的基督徒,圣灵带领他就有一种寻求渴慕神话语的需要,有的甚至很迫切,不顾一切,如饥似渴地学习神的话语。反之,不信奉基督,谈不上对神话语的恋慕。不立志遵行神的旨意,  相似文献   
16.
达义 《法音》2023,(12):9-10
回望历史,2017年6月,在加拿大多伦多湛山精舍三位开山长老到北美弘法五十周年纪念之际,加拿大佛教会与中国佛教协会、美国佛教联合会共同发起“首届中加美三国佛教论坛”,并在多伦多大学成功举办。这一创举开创了三国佛教界合办论坛的历史先河,开启了三国佛教界携手同心、共同发展的历史序幕。2019年,第二届论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再创历史。这次在杭州举行的论坛,  相似文献   
17.
道士的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的话:已故吉冈义豊教授是日本研究中国道教的专家。他最后一本书是《追求长生》,1970年在日本京都出版。书中194页至228页介绍了“道士的生活”,主要讲的是解放前夕北京白云观道士的生活。1979年美国研究道教的专家荷尔姆斯·韦尔奇教授和法国研究道教的学者安娜·塞德尔合编了一本中国宗教论文集,题为《道教的多面性》,由耶鲁大学出版。书中收入了有关“道士的生活”这一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无神论被妖魔化的几种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做了一些分析和推导.同时针对当前的无神论宣传和教育状况略述管见,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资源的在不同空间等级的分布情况。在“预警信号-目标探测”范式下,目标刺激随机出现在直径视角为3.2°、6.4°以及9.6°的三个空间等级圆上。反应时结果显示:随着注意空间直径视角增大,对目标刺激的探测速度逐渐下降。脑电结果显示:三种条件下目标刺激诱发的早期N1和晚期P3成分产生了不同程度分离,主要表现为两成分的波幅随着注意空间视角增大而减小。这说明个体在无空间线索化下自动地对不同空间等级进行有选择性的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20.
《太平经》“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后期的道教经典<太平经>从民本思想出发,批判了社会上贫富不均、以强凌弱、以智诈愚等现象,怀着对民众的关爱和对弱者的同情,提出了"周穷救急"的社会救济思想,要求社会上层的统治者和富人们慈善布施,广散余财,以保障社会下层的贫民百姓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过上安稳的生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