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762.
传统逻辑告诉我们,同素材的直言命题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有四种不同类型,即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差等关系和下反对关系,并对每种关系作了定义性说明。  相似文献   
763.
护卫心灵     
心灵是什么?庸禄的我们很少问起。不能说心灵就是心脏、大脑、五官等器质性组织,也不能说心灵仅仅是心理、神情、容光、情绪、气质等精神性元素。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心灵,有点像“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生物学家可能认为,心灵是以肉体为载体的生命之光。诗人则会说,如果生命是花朵,心灵就是它的颜色和光泽;如果生命是长河,心灵就是它的奔腾;如果生命是天,那心灵就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蓝天白云和霞光彩虹。  相似文献   
764.
去旧书店淘书,看到一本顾城的《英儿》,拿到手里却发现一张已预订的纸条。店主见我满脸遗憾,随手递过一本书说:“这个也不错,是顾城的父亲写的,年轻时的恋爱故事。”接过一看,《年轻时我热恋》,果真是顾工的作品。  相似文献   
765.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要求说话者具有语言知识。按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的观点,此类知识是一套有先天内容的句法规则系统;而达米特等哲学家则认为,说话者知道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更准确地说,说话者对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公理具有隐知识。此论文首先简要阐述达米特的基本思路;然后我会论证,心理化戴维森进路的核心论点存在几个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766.
据赖尔的判断,技能知识(knowinghow)和命题知识(knowingthat)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近些年,因为某些哲学家的牵强论证,这一区分面临被抹煞的危险。从讨论技能知识归属语句(KH语句)的成真条件入手,指出若干候选建议的困难后,本文致力于论证一种替代方案,通过阐明KH语句的成真条件之区别于KT语句(命题知识归属语句)的特异性,捍卫了赖尔区分。  相似文献   
767.
刘少康 《天风》2010,(4):47-47
<正>成为蒙福的教会,这是一个理想,还是现实呢?我深信如果各人都肯付上代价,共同努力排除万难,那位赏赐各样恩惠的神,必沛降恩福于他的教会。  相似文献   
768.
晚期癌症患者的家属在临终家居照顾及医院宁养照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照顾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家属理特点、影响家属心理的因素、家属辞世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家属辞世教育的工作步骤,从而更好的指导社会医疗实践,促进临终关怀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9.
商品广告的设计是为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服务的,它的单向传播方式起点是掌握着各种媒介的传播者,终点是广告的受众。现代设计的思维核心,是人的心理,而心理学关注最多的乃是视觉和听觉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770.
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但如果与以认知理性精神为主导的西方传统哲学相比,它们在从实践或“为”的角度考察人与世界的根本性关系方面,却明显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相通之处,从而分别体现出“劳动实践”的哲理精神与“人为践履”的哲理精神,并且因此在有关知与行的关系、有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问题等方面也形成了某些相似的思想倾向,值得我们今天对于它们展开深入的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