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医学和哲学都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微创医学作为医学的新兴理念迅猛发展.但是哲学作为最高科学,依然指导了微创医学的发展.手术范围的变迁、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变、否定之再否定等哲学理念都在微创医学的发展中得以体现.微创医学的发展,对外科医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2.
吕澂先生禅学与唯识学关系研究的思维向度为:批评——回归——革新。其特征是:批判是工具,回归是途径,革新是目的。吕氏治学于印度所传法相唯识今学系统,批判中国禅宗的性觉说,试图把中国禅学回溯到印度大乘唯识学中去。通过批判、回归,意欲实现大乘唯识学革新人间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3.
存在和非存在的矛盾是以过程方式出现的事物所固有的矛盾,因此,唯物辩证法作为运动和发展的学说,应当重视对这对范畴的研究。所谓“存在”,就是“有”,这是事物的自我同一、自我保存的性质和趋向;所谓“非存在”,也就是“无”,它是事物自我否定、自我分解的性质和趋向。存在和非存在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内在包含着的矛盾。在事物的存在之中就包含着非存在的因素;同样,在具体某物的非存在之中也包含其存在因素。二者的性质既正相反对,又内在统一,它们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4.
归因理论发展之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社会行为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研究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行为的原因。人的行为原因是多重的,但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解往往只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去推论和解释。人们怎样去解释行为的原因?各种人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否有差异?有无众人皆循的规则?不同的原因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对这些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心理学家都作了探讨,形成了现代归因理论的架构。因此,归因理论被定义为理解原因的研究。归因是观察者对他人或者自己基于外部行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归因研究近十多年来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在社会心理学期刊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65.
近几年来,中国逻辑史著作的出版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实在可喜!1949~1978年近三十年间,国内关于中国逻辑史的著作只出版了汪奠基先生的《中国逻辑思想史料分析》(第一辑)和专人专书研究著作三、四部。可是,1979年以来,不到十年时间就出版了中国逻辑史通史、断代史、专人专书研究、教材、资料以及论文集等  相似文献   
166.
规律、必然性与人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篇文章从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与应然性、必然与自由三个层次考察了必然性范畴;进而在考察必然与自由的关系时,不仅注意到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还考虑到价值关系,力求在此基础上阐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探索主体能动性和客观必然性“契合”的机制。这种探讨在方法论上有一定的启发性,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需要结合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作更深入的研究,展开充分的讨论,以便更加透彻地理解并丰富发展唯物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7.
经静脉左心声学造影研制成功的体会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广州510515)谢晋国,刘伊丽造影超声心动图(简称声学造影)于1968年由Gra-mik等于1968年在医学科研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中首先发现报道。1984年Feinstein等存总结前人的...  相似文献   
168.
临床医师与心身医学大连远洋运输公司门诊部(116001)刘书林我国是世界上心身医学思想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有大量关于注重医者心理修养的论述,“圣人之术”,应该“恬淡虚无”,树立“人最为贵”的思想,告诫医者“诊有大方,起坐有常,出入有行...  相似文献   
169.
为了推动我国哲学界对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与本刊编辑部于今年8月1日至2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座谈会。与会者有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教学人员等共26人。他们就研究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目的、任务、意义发表了意见,对近现代日本哲学家如西周、中江兆民、户坂润等人的哲学思想,初步交流了研究心得。这里,摘要发表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0.
9月16日至9月22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了1981年全国形式逻辑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逻辑学会、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安徽省哲学学会联合召开的。来自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六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