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论自由贸易     
对于终身从事一种平淡无奇的科目的人,刹那间却意识到这原是人们政治热情集中的焦点,那确实是不寻常的。象法国这样长期蒙受保护主义祸害的国家,已准备重新促进自由贸易;似乎有希望从保护主义中解脱出来的美  相似文献   
72.
南条文雄是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的高僧、日本梵文学权威,曾前后担任过大谷大学的领导人18年.他在英国结识杨仁山(杨文会),有过一段交往.  相似文献   
73.
关于日本的“实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实学的问题,并不象在这次会议(日中民间人士会议)上提出的“留学生”或“国字”问题那样紧迫。但是我以为,在打算建立中日两国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长期合作关系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问题。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近代化不是单纯的西欧化。在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应当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方面要尽多地学习近  相似文献   
74.
诗三首     
云居山X如寺佛像开光云居天际现灵峰,莲涌真如碧落中。宝殿咬峨开净域,法门鼎盛续心宗。农禅并举垂风范,国教同遵进道隆。慧日高悬尤万象,曹澳一脉乐为同。南岳南台寺佛像开光三湘沸国越千秋,古刹深藏圣地幽。南击传薪龙象出,曹溪续焰风麟游。禅门几度沦桑历,佛日重辉岁月稠。盛世喜瞻金色耀,法筵常启紫云浮。赠南岳女众佛学讲习所香光冉冉耀南天,慧炬心灯照讲延。不让须眉勤内典,摩要宝卷步前贤。同修八敬成仪肃,共住六和藏教研。妙法三车原不二,好从龙女认真诊。诗三首@佛源~~  相似文献   
75.
1992年10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于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评议会,50多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现将发言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张云凯 《现代哲学》2017,(1):105-110
黑格尔的古希腊宗教观是尚未被充分注意的问题域。本文依托《精神现象学》和《宗教哲学讲演录》两个核心文本,通过两个维度对黑格尔的古希腊宗教观展开探讨:古希腊神明的整体特征以及其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作品中呈现的神与人的辩证关系。在黑格尔那里,宗教内在原则是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这一方面体现在古希腊宗教中精神性原则对于自然性原则的扬弃,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虽然古希腊宗教出于内在矛盾而衰落,但是其也预示了完善宗教所应保留的原则。  相似文献   
77.
雪莲花为你带来一缕馨香●今源新疆有着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和藏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历史上这里也是民族活动最多的地区之一,许多民族都曾先后在这里建立过政权。如塞种、...  相似文献   
78.
庆宁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敖包山东麓.经棚镇,蒙古语称"比菇浩特(birgu hota)",因此本旗蒙古人也称庆宁寺为"比拉古寺".  相似文献   
79.
80.
孙中山学说与儒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中国优良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重视继承、弘扬,其中儒家学说中有不少观点就是他所乐道的。 一 继承与吸收,无论是对一个思想家、一个学派的形成发展,还是对一个民族(或国家)具有时代气息、民族特色的新思想新文化的创立,都是不可少的,从近代中国来看,有成就的思想家大都重视继承和吸收,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孙中山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人。 孙中山的理论、学说,是在“新旧潮流相冲突”中逐渐形成、不断完善的。他认为中西文化各有其特点、短长,“各有各的文明”(《在桂林学界欢迎会的演说》)。立足于这一点,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需要出发,他说:“余所治者乃革命之学问也。凡一切学术,有可以助革命之知识及能力者,余皆用以研究之原料,而组成余之‘革命学’也。”(《与邵元冲的谈话》)“一切学术”,当然包括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让我们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