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 由具原益轩和西川如见确定了朱子学经验理性主义的方向后,德川时代以后的朱子学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一般地来讲,将整个宇宙视为理的贯通而进行阐述的朱子学体系已被中断,之后,朱子学开始了分化,并从中逐渐形成了古学。关于古学的形成,这样讲虽然是无错的,但这决不是说朱子学的全部,统统地都被古学吸收了。朱子学仍然作为朱子学说继续存在着,其穷理的经验理性主义化却逐渐地得到发展而明确起来。西学的传入,使经验理性主义更加容易理解,在儒教文化中,理作为近代科学传入的媒体,加深了其内在的自觉性。德川幕府末期的佐久间象山等人就是具有这种自觉性的典型,但是他们不仅仅是出于朱子学者的立场,而是通过古学者荻生徂徕的思想,加深了对西方医学的优越性的理解。即便是接受这一思想并将它传入日本的杉田玄白,成为他思想媒  相似文献   
52.
在他的生命哲学中,柏格森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超出机械论和目的论之外,按照与空间和并列秩序相对立的持续秩序确定变化和进化的本质。他的意图是深入研究持续秩序的特性。关于时间,以前的哲学家的分析已被证明是骗人的,因为,按照他的看法,这些分析归根到底都把时间归结为同时性的连续。建立在量的秩序上的机械论把连续作为一系列数字排列起  相似文献   
53.
本文阐述了佛教艺术在蒙古地区的传播过程和弥勒造像的缘由。在元朝以前蒙古帝国的蒙哥汗赐予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噶玛拔希为“国师”,并授与玉印,担任起总领天下释教的重任。以此为契机,蒙藏地区佛教诸派先后都产生了活佛转世制度,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大活佛,极大地影响了蒙藏地区的政治、宗教与文化。并详细客观地解释考证了北京雍和宫和内蒙古梵宗寺的弥勒造像的历史,宗教仪轨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4.
务凯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2):314-322
领导研究历来是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非常重视的课题, 领导对社会、组织、团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的差异, 西方和中国的领导理论有所不同, 在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下, 有关领导理论的本土化研究越来越丰富。回顾40多年来中国领导研究中最具自身文化特色的一个-- 德行领导理论, 从研究变迁与概念发展、结构测量、领导有效性等方面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从存在原因、研究整合、中外比较、时代发展四个角度, 对以往德行领导研究作出反思, 对未来研究提出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55.
蒙古人与五台山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与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睺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与五台山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与五台山的关系;宗喀巴大师与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五台山瑞应寺与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五台山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56.
采用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两种主要情绪劳动策略(表层表演、深层表演)之间的相关.经筛选,共有150篇文献的162个独立样本(N = 63629)符合标准.元分析结果发现,表层表演与深层表演呈显著正相关(r = 0.17).量表的作答方式、测量工具、职业类型对表层表演与深层表演的相关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量表的作答方式为频...  相似文献   
57.
源了圆  龚颖 《世界哲学》2004,7(2):51-63
1942年7月,由《文学界》杂志组织,一些日本知识分子召开了一次讨论会,讨论现代西方文明以及现代日本对西方文明的接受.论文和讨论后来以《克服现代性》为题发表,展示了战争期间日本思想界一个有趣的侧面,由此也反映出京都学派的地位.本文将介绍那些讨论的要点,并集中讨论西谷启治的论文.  相似文献   
58.
59.
1988年12月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孔庙会议室举行题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的座谈会,二十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讨论是围绕这样几个题目展开的:1.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3.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中的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民族和解中的地位;5.加强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途径、方法、形式)。下面是大家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60.
一朱子学所提出的“理”的观念,在日本甚至连否定朱子学的学派也接受了。朱熹的理观念,在日本很快地超出了儒学的范围,向其他领域发展,它不仅成为德川时代合理思维的思想动力,而且以各种方式为日本的近代化做好了思想准备。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本文中,因篇幅有限,我准备仅就这个大问题中有关朱子学“理”的观念如何为日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