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到波拉尼这一姓氏,我们就会想起经济人类学的主要鼓吹者之一K.波拉尼(匈牙利名:波拉尼·卡洛伊)。可是,这位波拉尼还有一个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胞弟,此人就是《M.波拉尼的世界》主人公M.波拉尼(匈牙利名:波拉尼·米哈伊)。也许,随着M.波拉尼的思想全盘介绍到日本,科学和哲学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震撼。在这个意义上,R.盖尔威克的《M.波拉尼的世界》乃是赠给读书界的一份大大值得欢迎的礼物。实际上,早在本书问世之前,M.波拉尼的思想在日本就已有人问津了:佐藤敬三先生迻译了堪称他哲学精粹的《沉默知识的阶段》一书(1980年);  相似文献   
12.
“生命是什么?”——著者在本书中多次重复雪莱的这个问题,而他的回答却带有超乎预料的老生常谈性质:“它既是理化反应过程,又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悲与喜的体验。”这俩答案都有根据。本书无疑是综述从古希腊到现代欧洲生物学思想的少有的杰作。但是,如果想根据《生命观的历史》这一书名在本书中找出现代生物学面临的种种  相似文献   
13.
观察学习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观察,从他人那里获得新行为的信息。模仿他人的所做所为,接受他人行为的影响。观察学习因而构成人们适应社会或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无不利用榜样的影响,指导儿童通过观察获得正确的行为方式,培养儿童优良的思想品德.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儿童的  相似文献   
14.
释明生 《法音》2022,(11):28-29
<正>10月22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科学行动指南,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广东佛教四众弟子应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苏佳佳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20,52(3):386-398
西方“具身认知”心理学与赋存在中国文化里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体知”心理学思想息息相通, 而中国文化又有其独异于西方文化的“身体”智慧。文化的源头实为神话。追根溯源, 本文主要从具身认知的视阈中将中西方神话中“身体”的角色两相比照, 首先从本体论维度以现象学诠释的方法来描述神话的身体母体是如何生成的, 并以天地开辟神话、万物肇始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为例揭示中国“身体”的本体论特色—— 一元论; 其次再从空间维度以概念隐喻的理论来剖析神话的身体现象学场域是如何延展的, 并从物我同一角度、天人交感角度和人神相通角度来彰显中国“身体”的空间维度特色——气论; 最后再从时间维度以社会建构理论来解构神话的身体是如何在时间场域中流变的; 并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三个层面来表达中国“身体”的时间维度特色——易论。通过从中国神话故事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具身智慧”, 以期为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心理学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心理--研究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对当今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启示在于:坚持唯物的辨证方法论是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基础;创造性地以符号为中介,以符号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基础,使文化与心理之间有了联系的桥梁;“实验发生法”为当今实验的生态有效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为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号文件在理论、方针和政策层面都是对此前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也是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逐渐明确和日臻完善的新起点。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文,即中发1982年19号文件。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抵御宗教渗透的实践中,中国党和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抵御宗教渗透问题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为宗教渗透和危害涵盖思想、组织、政治三个层面,且相互交叉重合;宗教渗透具有国际、国内和宗教自身三个原因;要从思想认识、交往原则、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做好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学领域,传统的多指标潜变量的测量模型大都采用反映性建构,各指标反映了潜在构念,构念是各指标的原因.但实际上有些构念应该采用形成性建构,各指标是原因,形成了潜在构念.建构方式的选择不仅要从理论来考虑,还要通过数据特征来决定.研究以公共服务动机(PSM)构念为例,通过公益投资游戏取得投资绩效和满意度效标,验证了先前研究提出的“一阶反映二阶形成”建构模式,并进一步检验了层级性建构方式的优势,有助于PSM理论框架与实证测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采用2×2×2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内变量为自我损耗,组间变量为情绪动机方向和强度,使用双任务范式操作自我损耗,使用情绪动机图片启动被试的情绪动机,使用延迟折扣任务的指标k值测量冲动决策。结果发现,高趋近动机的k值大于低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的k值大于低回避动机。结果表明,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