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结合基础医学网络资源的分布现状,阐述了基础医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基础医学数据共享网建设中资源整合的技术方法和共享资源管理方式.并针对我国目前网络环境下基础医学资源整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4.
基于模拟研究比较了K-means方法、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在二分外显变量情境下的聚类效果.结果表明:(1)潜在类别数量、变量数量、样本量、样本平衡和变量间相关对K-means方法、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的分类准确性均有影响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存在;(2)除了在2个潜在类别的样本不平衡条件下K-means方法表现较差外,在其他条件下与潜在类别模型和混合Rasch模型的表现相当;(3)混合Rasch模型的分类一致性在2个潜在类别的情境下要好于潜在类别模型,但是在4个潜在类别的情境下要差于潜在类别模型.  相似文献   
65.
能超 《中国宗教》2018,(5):44-46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佛教寺院的财务管理和智能化建设也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寺院高层管理人员至一线财务人员、僧职人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智能化、掌握大数据、推进信息化,以促进自身寺院乃至佛教界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66.
伊斯兰教要求做人要诚实守信,履行诺言;禁止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古兰经》教导我们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履行各种约言。”(5∶1)这节经文告诉我们,说话算数,履行诺言,是主命,也是穆斯林义不容辞的责任。约言分为两种:(1)人与真主之间的约言;(2)人与人之间的约言。人与真主之间的约言就是认主拜主,行善获赏,作恶受罚,这是真主与人类缔结的约言,将来一定要实现。如:许愿宰牲、坐静、封斋、礼拜、施舍等善行,如果向真主立下誓愿,必须完成,否则就是欺骗真主。人与人之间的约言,就是人们之间互相签定的协议、契约、合同、承诺、偿还债务、交…  相似文献   
67.
正"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孟子·告子上》孟子说,齐国都城临淄郊外的牛山原本树木茂盛,老用斧子去砍伐,还能茂盛吗?自然,日日夜夜雨露滋润,不是没有嫩芽新叶长出来,但紧跟着又放牧牛羊,所以变得那样光秃秃了。人们看见牛山光秃秃的样子,便以  相似文献   
68.
原军超 《法音》2012,(12):38-42
美国肯·威尔伯是当代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家和理论心理学家, 他的意识理论对超个人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并成为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其甚至被称为"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而整合心理学的提出则在更大范围的汲取了东西方的心理学、哲学和宗教的理论成果, 形成一套层次分明互相交涉的统一体系。人本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之外的"第三种力量"。超个人心理学则被称为继人本心理学之后的 "第四种力量"[1]。肯·威尔伯的工作主要以创造一个以心理学、神秘主义、现代主义、经验科学、系统论连贯为整体的"意识的完整理论"为主。  相似文献   
69.
为了考察雅安地震后青少年的共情、情绪表达、认知重评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市芦山县的69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创伤暴露程度之后,共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G,也可以分别通过积极情绪表达和认知重评间接地正向预测PTG,还可以通过积极情绪表达经认知重评间接地正向预测PTG。不过,消极情绪表达在共情与PTG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0.
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史组1988年学术年会,于12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次会议题为“中国哲学与现代化”。与会学者就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是:怎样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关系;如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我国学者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那些经验教训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