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医生的超然与介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超然是医生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介入是职业伦理的外在体现.适度的超然为医生职业的权威性提供了保证,过度的超然造成职业的冷漠.恰当的介入体现了医生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过度的介入造成医生心理的倦怠,从而造成情感冷漠.为了达到医患之间的和谐,了解超然和介入的一般性质,寻求超然与介入的平衡至关重要.阐述超然与介入的一般性质,同时为超然与介入的平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西方市民社会的经济理论和文化观曾为道德和市场的二元分裂提供理论支持,企业活动的非道德性似乎在经济与市场活动中得到确证.但是,随着现当代经济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各种伦理问题,道德市场的合理性与建构已成为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探讨的重大课题.鲍曼论证了企业作为道德人比作为自利的"经济人"更能理想地实现自己的效用.这一观点得到现代博弈论的进一步论证;而马克思从人的本真性存在为道德市场的合理性提供了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孤独感和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关系,基于激活假说,采用孤独感自评量表、简版无聊倾向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威廉姆斯创造力倾向测验,对11所高校一至四年级的974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孤独感、无聊、焦虑和创造性倾向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孤独感对大学生创造性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孤独感不仅通过无聊和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对创造性倾向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通过无聊和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其创造性倾向产生影响。本研究揭示了孤独感与创造性倾向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为引导大学生正视孤独感对创造性倾向的积极影响,更好地促进自我调节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
有一个男孩,父亲要他学拉丁文,但他对拉丁文不感兴趣,便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拉丁文,能不能让我做别的事情?”父亲说:“可以呀,你去挖水沟好啦,牧场正需要一条灌溉渠道。”  相似文献   
25.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包括中国宗教界在内的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特别是8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激发了中国宗教界包括天主教人士学习《江泽民文选》的热情,文选收录了江泽民同志从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各类重要著述203篇,生动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重大成果。文选内涵丰富、高瞻远瞩,结合我国国情,从战略高度对经济…  相似文献   
26.
我们举行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50周年庆祝活动,意义十分深远。中国天主教的福传事业进入今天的黄金时期,这是50年前中国天主教发起反帝爱国运动、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中国天主教会控制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天主圣神的启示下,广大爱国的基督徒共同选择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必然结果。 50年来,中国天主教会依靠圣神的助佑和自己的努力,不断洗刷帝国主义强加给圣教会的污泥浊水,甩掉了“洋教”的帽子,建立了真正的基督形象。回首50年来的历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爱祖国、爱人民,是教会神圣的世间使命。…  相似文献   
27.
女人     
傅三川 《天风》2014,(3):35-35
<正>写一篇关于女人的文章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由男人去写,无论他如何小心,总避免不了"偏见"的阴影,压力真大!对我而言,一不能得罪母亲;二不能得罪太座;三不能得罪女儿;还有不能得罪教会的众姊妹。任何一方面有投诉,到头来只会带来无限痛苦,叫自己生死不得(一笑)。再者,有关女性的课题,实在"汗牛充栋"。对了解女人这门学问,我自认才疏学浅,虽说结婚十数载,育有四个女儿,仍觉高深莫测,奥秘非常,就算一生钻研,也不能"得道"。况且,处身在澳洲中西文化的大熔炉,女人的身份地位忽"东"忽"西",要取其平衡,并非易事。提到女人,好像总与水拉上关系。以水形容女人的词汇,多为贬词,如"女人祸水"、"女人心、海底针"、"水性杨花"等。有人更干脆下定义说:"女人是水造的。"我同意把女人与水放在一起来联想,这的确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经院哲学和教父哲学,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对我国来说甚为陌生。近年来,西欧哲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作了开创性的分析、研究和批判,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只能说是刚开始。相对于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等情况,中世纪哲学研究还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我们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重点的进行研究和批判,作出我们自己的评论。目前由于原始资料有限,历史背景不明,现仅将已出现的个别问题,提出来供大  相似文献   
29.
在家的浪子     
读经:路15:25—32 耶稣讲的浪子的比喻在教会是妇孺皆知,耶稣用比喻向人表明:天父上帝对愿意悔改的罪人宽容、慈爱,并欢欢喜喜接纳为天国子民。  相似文献   
30.
作者从戴亚尔的《人的现象》一书分析和评选他的基本哲学思想。本支第一部分概述他的“进化论”思想,第二部分把戴亚尔的一些主要观点与一些哲学流派相比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断定,戴亚尔虽然大量研究自然科学,但从其关心人的生活来看,无宁说他是个哲学家。戴亚尔的观点是:“进化是经过人来实现的,……人的命运只能是精神”。戴亚尔的“进化论”是有目的的进化论,是直线生成论。他认为:人类的出现,说明进化到了顶点。人的进化是“由先行的运动所准备的”,但是“人类化的过程一直不断地继续下去”,最后“朝向社会化和全球化发展”,“这样,距离消失了,人种的障碍消灭了,地球统一起来了”。这最后的境界,“就是‘超意识’和‘超个人’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个人意识通过爱而融会贯通了”。换言之,据戴亚尔看来,紧接着人的现象,就是基督教的现象,因为唯有基督教,才能“把全人类聚集在同一的爱的周围”。第二部分包括:(1)唯物主义反对戴亚尔,但现代修正主义者对他表示好感,认为戴亚尔在物质、历史等概念上,与马克思、恩格斯“有相似之处”。但是作者根本反对这种看法。(2)他与柏格森比较,表面相似,实质不同。戴亚尔认为事物进化的前后有“连带关系”,柏格森则强调“纯粹的变”。(3)戴亚尔不懂得黑格尔辩证法中否定的万能,但“他们两人都认为,人类是向一个极点迈进,这个极点将把一切意识集合在一起而不破坏它们”。(4)戴亚尔研究现象,托马斯主义研究本体。虽然戴亚尔在最后给基督教留有余地,不过由于他缺乏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差别的分析,所以作者结论说,戴亚尔是神秘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