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改革开放30年来道德教育发展特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道德教育发展的过程。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时代步伐共同演进的特点:逐渐形成从运动式的道德教育到形成规范的道德教育体系;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为道德教育的主线;从社会道德教育到个人品德教育与社会道德教育相统一;道德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变;利用现代媒体和社会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2.
以上许多宗教界朋友和专家、学者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许多很值得重视、很引人深思的观点,听了很受启发和教育。宗教作为一门学问,其博大精深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无论是就宗教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问题,还是就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都可以座谈几天,我想还是围绕今天座谈会的主题即“宗教与精神文明建设实效“,谈谈个人的几个观点,供各位参考和批评。  相似文献   
23.
余险峰 《法音》2001,(6):16-18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  由于工作关系,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1990年10月19日至11月5日,赵朴老来福建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一佛出世,千佛扶持”  1990年10月19日,赵朴老从北京飞抵厦门,这是他第二次来闽视察,距离第一次来闽已是整整九年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出席由宏船法师(曾任世界佛教僧…  相似文献   
24.
来杭州几日,一直是雨朦朦的,沿着街慢慢地走,领略这座江南名城特有的文化韵味,仿佛是在品尝一杯醇醇的西湖龙井。在柳浪闻莺公园内看过元末明初以诗文成就留名于世的回族著名学者丁鹤年的墓厅后,向人打听到凤凰寺的方位。  相似文献   
25.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和推动宗教对外友好交流,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定于今年4月22日至27日联合在陕西西安和香港举办“国际道德经论坛”。形成于2500多年前的《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宝典、中国道教的圣典,也是翻译成外文版本最多的中国典籍。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一,千百年来,研读、传承、注解、疏证《道德经》的人不计其数,其中既有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有名垂千古的文人雅士;既有名士大儒,也有佛门龙象。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最有魅力、最具智慧的一个概念。时至今天,如何谈道、体道、行道?“道”又如何在当代明体达用、发布流行?是人们广为关注的话题。本期我们刊登对任老、冯老两位著名学者的访谈,今后还将陆续访谈一批国学大师、学者专家,说古道今,谈玄论道,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6.
余铁城 《心理学报》1997,30(4):428-432
本文介绍古人对如何解决语言和意象不相一致这一问题的一些意见,并从中归纳出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让形象说话,2.抓住事物主要特征,3.不即不离地描写,4.语言浅近  相似文献   
27.
庄子心理学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铁城 《心理学报》1987,20(3):111-116
《庄子》三十三篇,分内、外、杂三部分,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内篇的主导思想是唯心主义的、外、杂篇则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成分,但观点也不一致。我们试图探索其中具有心理学意义的思想片断,并力图撷取其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28.
美国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度,几乎人人笃信宗教。我曾经就读的圣约翰大学(Saint John’s U- niversity)和圣本笃学院(College of Saint Bene- dict)是天主教会开办的学校,我有意无意地接触了不少神父修士修女,观看和参加了宗教仪式,感受了神父修士修女的笃信虔敬,领会了宗教在美  相似文献   
29.
30.
余铁城 《心理学报》1991,24(3):91-96
王士祯的诗歌理论,以神韵说为核心,涉及才性和学问,抒情和说理,构思和灵感,创作中的心理距离等一系列问题,具有一定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