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1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有关课堂提问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20世纪中后期,课堂提问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许多国内外研究者就课堂提问做了大量相关研究,本文在对当今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后,试图找出英语课堂提问有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2.
论认知科学对文章阅读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信息加工为基本范式的当代认知科学极大地影响和深化了阅读心理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首先回顾了文章阅读认知加工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当代认知科学对文章阅读心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所在,并对在认知科学影响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3.
一、正义论的主要观念我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正义观,这种正义观进一步概括人们所熟悉的社会契约理论(比方说:在洛克、卢梭和康德著作中的契约论),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抽象水平。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并不想把原初契约作为一种要进入一种特殊社会或建立一种特殊政体的契约,确切地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各种正义原则是原初契约的目标。这些原则是那些想促进他们自己的利益的自由和有理性的人们,将在一种最初的平等状态中接受的,以此来确定他们联合的基本条件。这些原则将调节所有进一步的协商,详细说明各种可  相似文献   
64.
何建勤 《天风》1995,(2):18-19
1994年8月31日上午10点正,三声清脆响亮的钟声响后,一位义工弟兄宣布:贵溪耶稣堂献堂典礼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奏圣乐。那洪亮的声音划破了历史弥留下来的苍白。主恩在红土地上延伸……  相似文献   
65.
中国道家思想的中心价值是“自然”,“无为”是其这一价值追求的方法论的必然选择。马斯洛人本心理学在价值取向和方法运用上都与中国道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该文对两者间的关联试作了列举分析,并考察了这两者的相关研究对于未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从中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差异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外医学教育标准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职业价值观上的若干差异的比较,探讨人文素质,包括医生职业价值观念、医学人文知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流技巧、沟通能力的培养等在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重要地位,并对改进我国医学教育的人文内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
门·一     
正~~  相似文献   
68.
和澜行     
正~~  相似文献   
69.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和诗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不利于城邦的正义,并提出将其逐出理想国。但实际上,柏拉图并非反对所有的诗,他攻击的只是诗人在盲目追求爱欲下对真理的不作为和不负责任的摹仿。柏拉图的文艺对话表明,诗人和哲人因对爱的不同的理解与追求形成了不同的诗,一种主要是摹仿诗,另一种则是旨在揭示真理的哲人诗。因此,《理想国》中的诗哲之争可以解读为摹仿诗和哲人诗之争,其本质是诗歌内部的争论,而非诗歌与哲学之间的争论。  相似文献   
70.
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何显明,雍涛从文化的视野,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融汇的广阔背景中去透视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质、文化渊薮,以及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趋向。这是一个重大的视角转移,它给毛泽东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是,严格地讲,这种研究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宏观上讲,在有关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局限于从成语典故、文化经典以及哲学范畴的实例类比来说明毛泽东哲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其实,这种文化继承是表层的。要真正认识毛泽东哲学的中国特性,认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具体地分析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哲学气质、哲学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性格、文化心态等等,是如何具体地积淀在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并如何从他的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分析、把握毛泽东哲学的传统文化根基。从微观上讲,又存在着过于抽象的偏颇,缺乏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或者在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上各执一端,未能对毛泽东一生的文化心路历程作出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