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与自我存在一定社会距离的他人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都会给自我带来一定的效用,这种效用随着与他人间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该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本研究采用情境式选择滴定程序,探索并比较了“为他人得益而放弃自我得益”(NG-G)、“为他人不失而放弃自我得益”(NG-NL)、“为他人得益而承担自我损失”(L-G)以及“为他人不失而承担自我损失”(L-NL)4种任务框架下的社会折扣程度。结果发现:(1)4种框架下,指数模型均比双曲模型更好地描绘了被试的社会折扣规律;(2)任务框架影响社会折扣程度,“为他人不失”框架下(含NG-NL、L-NL)的折扣程度比“为他人得益”框架下(含NG-G、L-G)低;(3)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折扣程度。随着社会距离增加, NG-G与NG-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逐渐变小, L-G与L-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也逐渐变小;(4)社会距离与利他人格的交互作用显著,高低利他人格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只在社会距离较远时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个体不仅存在自我损失规避倾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他人损失规避倾向。  相似文献   
32.
跨期决策是指个体对不同时间点上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的权衡和选择。本研究探讨了日常慢性压力知觉和实验室急性压力操作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中的短期偏好有关;研究二采用社会压力测试范式(TSST)在实验室进行压力操作,同样发现压力组被试比控制组更偏好"小而近"的选项。研究认为,压力使人在跨期决策中倾向于短视选择,可能与双系统激活模式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有关。  相似文献   
33.
如今互联网推动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有限大脑容量与激增信息量间的巨大反差对人类决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已有知识系统却找不出应对它的现成答案。围绕"互联网海量信息环境对人类决策的挑战"和"互联网海量信息环境下人类决策的应对方式"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我们借鉴动物选择"无序个体单独行动"和"有序集体统一行动"的转换机制,提出互联网海量信息环境下的内外脑应对方式,冀增进人们对互联网环境下决策行为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