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智能时代已然来临。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动组织的智能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采用智能技术以提高竞争力。在此背景下, 人机协同工作日益普遍, 人机协同决策成为新型组织决策方式。然而, 当前智能组织中的人机协同决策还面临信任度低、可控性低、透明度低、协同度低等一系列问题, 它们阻碍了决策质量、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本项目认为, 人机兼容性, 特别是人机内部兼容性, 如认知兼容性、情感兼容性、价值兼容性等, 或是影响人机协同决策绩效的根本原因。因此, 本项目基于人机内部兼容性理论视角, 综合采用决策心理学、认知科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 通过一系列现场研究和模拟实验, 力图揭示人机协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探究人机协同决策中内部兼容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进而提出若干人机协同决策优化方法。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人机协同决策理论与人机兼容性理论的发展, 提升人机协同决策绩效, 推进组织决策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22.
何贵兵  晏祥辉 《心理科学》2015,(6):1445-1451
自我控制资源(SCR)是个体执行自我控制活动时所需的有限心理资源,本文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个体的SCR水平与SCR变化对跨期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控制知觉加工组和控制想法组在执行SCR操作任务后,其整体SCR下降,SS偏好增强;(2)控制知觉加工组的SCR降幅和SS偏好增幅均显著高于控制想法组;(3)SCR下降的被试在后测SS偏好和SS偏好增幅上都显著高于SCR不变和上升的被试,但SCR上升被试与不变被试的差异不显著。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采用了个体水平分析思路,揭示了个体SCR变化方向与跨期偏好的关系,并发现了两种SCR操作任务的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23.
何贵兵  张玮  成龙 《应用心理学》2010,16(3):250-256
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本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并揭示了时间取向在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价值观可分为刻苦上进、自然知足、重视家庭、谦逊克己、团结和谐、正义利他、服从权威和中庸守序等八个维度;自然知足、正义利他和谦逊克己与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并通过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24.
动态两难对策中信息反馈方式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贵兵 《心理科学》2004,27(4):876-880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多人动态对策情景中信息反馈方式和群体认同度对合作行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反馈比个人反馈更能促进被试的合作行为,而群体认同度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在集体反馈条件下,合作行为在各轮次问的随机波动较大,但在三个决策阶段问较为稳定;个人反馈条件下,合作行为在各轮次问的随机波动较小,但在三阶段问呈现出不对称的“U”型变化趋势。研究认为,建立在反馈信息基础上的决策学习使合作行为的动态变化具有策略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5.
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护性价值观(protected values, PVs)是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1]。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保护性价值观及其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考察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管理领域保护性价值观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6.
经典的风险决策研究及相关理论模型关注人们如何对以不同概率出现的损益结果进行评价与选择,但很少区分和探究在相同概率和损益值下不同风险来源对决策的影响。事实上,决策情境中的风险既可能源自客观因素,也可能源自人为因素。与相同大小的客观风险相比,人们更规避人为风险,这种现象被称为"背信规避"。本研究采用信任博弈任务,通过最小可接受概率法和决策选择法两种方式探讨风险来源对决策冒险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被试存在"背信规避"现象,即对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高于客观风险;(2)当恐惧情绪被唤起时,被试对人为风险的规避程度降低,使得背信规避现象消失,甚至出现"反背信规避"倾向;(3)人际联结需求影响背信规避,人为风险下人际联结需求中介了恐惧情绪对决策冒险性的影响。上述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风险来源影响决策的现象及其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27.
识解水平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海贤  何贵兵 《心理学报》2011,43(4):442-452
通过考察识解水平启动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 探究两类选择对时间或风险心理加工的相似性。结果发现, 无论以思维诱导为识解水平的启动条件(实验1), 还是以视觉加工为识解水平的启动条件(实验2), 受高识解水平启动的被试对延迟选项和风险选项的主观值判断都要大于受低识解水平启动的被试, 说明跨期选择中的延迟时间和风险选择中的概率具有相似的表征, 而识解水平思维定势是通过影响金额和时间(或概率)的相对权重起作用。即由于高识解水平下的金额权重高于低识解水平, 时间(或概率)权重低于低识解水平, 从而使被试在高识解水平下更愿意等待或冒险。  相似文献   
28.
与自我存在一定社会距离的他人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都会给自我带来一定的效用,这种效用随着与他人间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该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本研究采用情境式选择滴定程序,探索并比较了“为他人得益而放弃自我得益”(NG-G)、“为他人不失而放弃自我得益”(NG-NL)、“为他人得益而承担自我损失”(L-G)以及“为他人不失而承担自我损失”(L-NL)4种任务框架下的社会折扣程度。结果发现:(1)4种框架下,指数模型均比双曲模型更好地描绘了被试的社会折扣规律;(2)任务框架影响社会折扣程度,“为他人不失”框架下(含NG-NL、L-NL)的折扣程度比“为他人得益”框架下(含NG-G、L-G)低;(3)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折扣程度。随着社会距离增加, NG-G与NG-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逐渐变小, L-G与L-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也逐渐变小;(4)社会距离与利他人格的交互作用显著,高低利他人格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只在社会距离较远时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个体不仅存在自我损失规避倾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他人损失规避倾向。  相似文献   
29.
保护性价值观的结构和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保护性价值观分为“有关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的保护性价值观”和“有关人伦人权和人际情感的保护性价值观”,并发现前者比后者更受重视和更有普遍性。研究还验证了保护性价值观具有的数量不敏感性、当事人相关性、道德责任感、拒绝、愤怒情绪、故作姿态这六个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两类保护性价值观在各特征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跨期决策是指个体对不同时间点上的收益或损失进行的权衡和选择。本研究探讨了日常慢性压力知觉和实验室急性压力操作对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压力感与跨期决策中的短期偏好有关;研究二采用社会压力测试范式(TSST)在实验室进行压力操作,同样发现压力组被试比控制组更偏好"小而近"的选项。研究认为,压力使人在跨期决策中倾向于短视选择,可能与双系统激活模式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