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2004年2月1日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古尔邦节,就在这一喜庆的日子里,在沙特米纳射石场履行朝觐功课的穆斯林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伤亡事件。据“最后统计有251人因挤倒身亡,受重伤的人数是244人。死亡者中有54名印度尼西亚人,36名巴基斯坦人,土耳其、埃及、阿尔及利亚、印度、孟加拉国各有十多人;中国、也门、斯里兰卡、阿富汗和非洲国家各有数人;沙特阿拉伯两人,还有几名尚未确定国籍。”①国内各种新闻媒体都连续追踪报道了这一事件,中国朝觐团中的5名甘肃籍穆斯林在这一事件中罹难。当时正在非洲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得知此事后,指示我国驻沙…  相似文献   
52.
“元哲学”就是一种专门分析哲学命题和哲学陈述的形式结构和形式系统的“元理论”,“元哲学”的思考则是对哲学思考的思考。首先,“元哲学”的思考可任选一经验事物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把关于它的种种描述加以分类,可划出三种最基本的描  相似文献   
53.
三胡塞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主要包括在“纯粹逻辑”、“现象学的方法”等理论中。下面让我们以现象学方法中的程序为主线,来考察这些思想。现象学有一个口号:“面向事物本身”,意思就是说,对对象的探求应当是无先决条件的,应当不抱任何成见地按对象现时的本来面目去考察和描述对象,力求避免一切未经考察过的前提、假设,任何陈述在未经考察之前都不能看成是真的。  相似文献   
54.
巴哈伊教在乌干达仅有60年的历史,但已发展至一定的规模,体现出包容性、现代性、国际性、社会参与性等特点。在对外交往中,其非宗教性参与显著地大于宗教性参与,乌干达社会也从中受益。在巴哈伊教社区内,则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总体而言,乌干达巴哈伊教试图探索一条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在宗教性与世俗性、国际性与本土性等方面进行着与众同不同的尝试。  相似文献   
55.
正金宜久,1933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得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证书。金宜久先生著述宏富,专著与主编著作近20部,论文近百篇,著述涵盖伊斯兰教诸多分支学科,重点研究领域为伊斯兰教历史、伊斯兰教与政治、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思想等。主要代表性著作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史》《当代伊斯兰问题》《中国伊斯兰探秘》《王岱舆思想研究》等。金宜久先生是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研究伊斯兰教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56.
贺雯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8,31(3):759-761
元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内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这一社会认知领域中新的概念属于元知觉的范畴.社会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元刻板印象是影响群体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成为国外社会认知领域研究中的新动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有关元刻板印象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7.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指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内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研究采用1AT方法,证明内隐社会态度存在着矛盾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存在的证据,并试图整合态度作为“预存评价”和“背景依赖性结构”的观点.以探讨内隐社会态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58.
互联网成瘾者内隐网络态度及其干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内隐互联网态度是个体对网络内隐的、自动化的心理倾向。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持有对互联网积极评价的内隐态度.这种评价可以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有效改变.通过对IAT、效应的考察表明,网络成瘾者内隐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易变化性特点,内隐矛盾态度(AIA)可能是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整合性视角。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从大学生的犯罪案例出发,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归类,并对大学生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态度的自动激活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探讨了态度的自动激活效应,通过考察先期呈现的图片对后续词汇分类判断的影响,以判断阈下呈现图片是否自动激活其在记忆中储存的评价,结果发现积极图片促进了个体对后续积极词汇的反应.消极图片促进了对后续消极词汇的反应,对象一评价联结强度不是影响态度自动激活效应的因素之一。从而支持Bargh提出的态度自动激活效应是自动化和无条件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