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进化心理学一直热衷于人格共同性的探讨,但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应该关注人格差异性,因为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人格必不可分的两面。对人格差异性的进化解释比较成熟的有三种:生活历史理论、基因多样性理论和代价信号理论。生活历史理论认为是不同的环境(稳定和不稳定),造成了不同的生活历史策略(K策略和R策略),人格特质差异是这些策略的进化产物。基因多样性理论主要从基因突变和平衡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人格差异性。前者强调突变基因的不可避免性引发了个性差异的存在和发展;后者强调概率的调节作用,解释了不同人格特质之所以能够并行存在的原因。代价信号理论则认为是个体拥有的先天禀赋或者资源差距导致其传递信号的能力差异,从而选择了不同的行为策略。未来研究需要加大遗传学、神经科学等方面的力度,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2.
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芳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6,29(5):1116-1118,1115
本研究采用SEB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结果发现,SEB方法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普遍存在“男性比女性更擅长数学”这样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SEB所测量到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没有性别差异,所测得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也没有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03.
2004年9月8-9日,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巴哈伊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副校长潘丽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金泽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刘陆鹏教授、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  相似文献   
104.
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外显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发现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大学生存在明显的职业刻板印象,对某些职业评价很高,有些则很低。工作岗位所在不同地域对大学生职业刻板印象产生较大影响,隐藏着加工机制的深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观存在某种偏差。  相似文献   
105.
问题学生内隐自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5,28(2):332-336
研究结果表明:(1)问题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存在显著的内隐自尊效应。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2)总体上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效应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初三阶段,两类学生的内隐自尊的差异显著;(3)问题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两类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组合状况不同,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差异显著;(4)问题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与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和心理健康其他指标存在非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6.
内隐自尊的ERP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许静  梁宁建  王岩  王新法 《心理科学》2005,28(4):792-796
研究使用GNAT范式对内隐自尊的ERP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自我-积极与自我-消极的感受性指标(d’)和反应时上存在显著差异;他人-积极与他人-消极的差异仅在d'上;自我-积极与自我-消极的P3在潜伏期和振幅上存在显著差异;他人-积极与他人-消极的P3之间的差异仅表现在潜伏期上。  相似文献   
107.
自尊内隐改变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EAST为内隐自尊测量工具,以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EC)为基础对自尊的内隐改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EC处理可以有效增强个体对自我的积极态度,继而提升个体的内隐自尊.自尊可以加以内隐改变;(2)EC处理没有增强个体的外显自尊,可能足自我展示等作用的干扰所致;(3)EC处理可以成功地用于自尊的内隐改变,是内隐自尊的形成和改变研究中一种值得深入探讨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三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IAT、GNAT和EAST,这些方法采用反应竞争任务,考察概念间的联结强度。IAT通过对个体在不同任务上的操作,考察不同目标与属性间的联系、GNAT考察某一特定对象和评价间的联系;EAST考察被试在一个任务上的操作来推断个体对目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9.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训练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胡志海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3,26(3):547-548
1 前言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元认知当成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是沟通如学习与动机、学习与认知发展之间的桥梁。P.A.Ertrner等(1996)指出,专家学习者具有策略性、自我凋节性和反省性的特点,监控和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不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而且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为何正确应用各类知识和行为。1Nelson等(1990)则把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元层次与客体层次两个相互联系的水平,其中元层次对客体层次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2而Sternberg(1985)的智力成分理论则  相似文献   
110.
采用Tobii1750眼动仪记录不同汉字输入法输入句子材料、单字材料、词组材料时眼动的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及瞳孔直径的变化,结果发现随认知负荷的加大,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瞳孔直径则随认知负荷的增加而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