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所谓当代中国(以下的论述内容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哲学史学史,是把1949年至1999年50年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作为对象,从历史批评意识出发进行整体反思,分析其得失,厘定其价值,评判其贡献,超越其局限,推进其发展的一门学科.[1]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太极或理的动静问题,是朱子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界历来争议较大甚至观点截然相反的一个问题。冯友兰先生是在哲学范式下进行朱子哲学研究的首创者,他认为在朱子哲学中,有动之理,亦有静之理,但理不动亦不静。他说:"太极亦无动静。"[1]又说:  相似文献   
13.
14.
上一世纪40年代,王恩洋曾撰<新理学评论>一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气与真际、阴阳与天道、道德观与圣人观诸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二人的分歧既是佛学与儒学的分歧,也是宋明以来心学与理学的分歧的继续;既预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心理合一的发展方向,也表明了道学和哲学在方法论和学术指向上的差异.冯友兰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使道学或者广义地说儒学、传统哲学转型为以西方哲学为典范的现代哲学,王恩洋缺乏这种意识.但是,儒学转型后也失去了它的成圣指向,欲纳成圣于哲学之中,便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成圣的儒学和思维的哲学各行其是,或许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从根源出发",建立基于中国哲学原则的环境伦理学,促进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文章论述了中国传统环境哲学的宇宙的生命原则、生命的贯通及相关性原则、灵而不主的原则、各尽其性的参赞化育原则和并育不害的天人合一境界等,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困扰当前环境伦理学的一些理论难题,如道德共同体问题、生命和价值等问题做了初步回答.文章提出建立基于中国哲学的环境伦理范畴体系,并简要阐述了中国哲学中对于建立环境伦理仍有意义的范畴如生、性、因、感、参、合等.  相似文献   
16.
上一世纪40年代,王恩洋曾撰《新理学评论》一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气与真际、阴阳与天道、道德观与圣人观诸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二人的分歧既是佛学与儒学的分歧,也是宋明以来心学与理学的分歧的继续;既预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心理合一的发展方向,也表明了道学和哲学在方法论和学术指向上的差异。冯友兰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使道学或者广义地说儒学、传统哲学转型为以西方哲学为典范的现代哲学,王恩洋缺乏这种意识。但是,儒学转型后也失去了它的成圣指向,欲纳成圣于哲学之中,便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成圣的儒学和思维的哲学各行其是,或许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语言构成并反映了使用这门语言的民族的存在世界,分析一种语言是达到使用它的民族的存在世界的途径.治水是汉民族根源性智慧的发源地,通过对水部、泉部、川部等与水系词汇的分析可以达到对汉民族的存在世界的理解.从水系词汇出发可以把汉民族的存在世界分为感性具体性、动作与行为、一般普遍性、对水的性质的认识、普遍性五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对应一个专门的词汇类型.词汇可以跨界使用,这表明汉民族的存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生生不息的.从对词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汉民族存在世界的时间意识、法律意识、以主客体的同一性为内涵的主体性、主体性的生命力和人的境界等."永"、"恒"分别表示客观与主观的时间;"灋"(法)有一个从行动优先到普遍原则优先的转化;"渊"在老子为道、心,在<中庸>为"诚",这是二者对于根源性智慧的不同运用;"凑泊"见证了道学从理学到心学的转型;"活"同为禅宗和儒家的境界哲学;"洋"将会有一个从价值判断到事实描述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作《史记》,提出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所说的实际上也是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目标。中国文化究天人之际的结果是得出了天人合一的普遍原则,它是中国人植根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存在方式。以往我们理解这个命题仅局限于哲学形而上学层面,把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对朱子关于心、性的结构及其关系的学说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按照传统理解,朱子属于理学,阳明属于心学;在理学中心、性是分离的,而在心学中心即是性。这种见解大体不误,能够揭示两派的特点。可是,也有一些当代学者称朱子哲学为心学,如中国的钱穆先生、美国的狄百瑞  相似文献   
20.
在17、18世纪的西欧启蒙运动中,儒家思想作为"理性"的化身,启发了欧洲启蒙主义哲学,著名的《法国人权宣言》就包含了儒家思想;1948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也包含有儒家思想。但是,在中国本土,近代以来为了吸收西欧人权思想,思想界的主要工作是批判以至于清除儒家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儒家研究者和中国思想界的不少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也是人权的思想,比西方还要丰富。从"概念认识论"的方法论看,这些观念其实并不是人权思想;如果把这些内容等同于人权,不仅是对儒家思想和人权思想的误解,也十分不利于人权建设。儒家思想对于当代世界人权建设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鉴于当今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生态等各类问题,可以运用儒家思想重构人权观念,把人权置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思考,形成第四代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