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代道教要坚定地听中国共产党的话,高扬"爱国爱教"的旗帜,坚定不移地紧跟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老人对道教的正确指引,是道教界的共识和正确选择,是道教界坚定不移奉行的原则和方向。道教界要真正做到知党、爱党,与党同心同德;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道教教义思想建设,正确履行好道教的社会责任,坚定地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道路。  相似文献   
52.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自东汉时正式创教,至今已有二干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太上老君为道祖,以"尊道贵德"为核心,主张慈爱和同,维护人类安宁,强调重生贵命、关爱生命安全,追求身心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在道教的教义思想中,能够找到很多对"共建平安社会,共创和谐世界"有所裨益的内容.  相似文献   
53.
道教节日     
三清圣会道教信仰的最高尊神为“三清”。道教相信“三清尊神”是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出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出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出神宝君。三清都是元始天王所化法身。《列仙传》说: “元始天王在天地末分时之一元精气,在大罗天上,化身于三清。一化无形天尊(今称元始天尊),常住清微天之玉清境;二化无始天尊(今称灵宝天尊),常住禹馀天之上清境;三化梵形天尊(今称道德天尊),常住大赤天之太清境。亦即元始天尊常住的境界,是三十五天之上的玉清境;灵宝天尊常住的境界,是三十四天之上的上清境;道德天尊常住的境界。  相似文献   
54.
国家宗教局在今年的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指导宗教界开展以‘教风’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营造遵规守戒的良好风尚",并专门印发了《关于2013年以"教风"为主题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通知》,提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风年"主题创建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教风建设的高度关注,是新形势下加强宗教自身建设和促进宗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5.
文明而古老的上海,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秋时期便成了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周时,太伯、仲雍来到上海,随之带来了中原文化,遂与吴、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的古文化。这里民俗多信巫祝,传统的天神崇拜、山川日月崇拜和祖先崇拜均早有流传。  相似文献   
56.
道教的禁忌     
和原始道教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无论参访道门,或是旅游观光,均应注意道门礼仪和其中的禁忌。本文将对一些道门禁忌略作介绍。 道教的宗教活动,又称为“斋醮”,是道教信仰的表现形式。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醮坛,是神灵降至之所,既神圣又庄严。因此,围绕醮坛的法器和活动等,自然也十分圣洁,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禁忌。坛场禁忌,总的精神就是:诸多 秽不可入坛。也就是说,道教在举行迎真祈福道场时,切不可有吊丧、问病、畜产等不洁之物进入道场。亲临醮坛之人,主要是道士,也不能不有诸多禁忌。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 成仪·…  相似文献   
57.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宝典,中国道教的圣典,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典籍之一,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广泛流传于世界。4月22日至27日,筹备已久的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在西安、香港两地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和谐”是《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谐世界,以道相通”作为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的主题,反映了《道德经》的基本精神和它带给人类的新希望。本期,我们邀请6位道教界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多角度的论述。我们热情地期待,首届国际道德经论坛,在向世人彰显《道德经》的独特魅力与恒久价值的同时,也将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8.
丙戌年冬至,我有幸来到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与来自全国近四十位箓生,共同参加神圣而庄严的授(升)箓传度仪典,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这不仅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而且也是我学道修仙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终身受益。这次授箓传度也给了我诸多启示,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现将有关启示与思考整理如下,与诸位道友共勉之。  相似文献   
59.
我敬爱的恩师陈莲笙大师于2008年lO月29日仙逝了,作为他的弟子我深感无限悲痛.尽管恩师已经病了好长时间了,可我还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恩师的音容笑貌、与恩师交往相处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时时浮现.翻出与恩师的合影,回忆恩师时常对我的教诲,阵阵酸楚涌上心头,滚滚热泪欲夺眶而出.跟随恩师多年,从他老人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东西,他那高尚的风格、崇高的品质以及宽广无私的胸怀使我深受教益,他那赤诚的爱国之心、虔诚的爱教之情以及他为道教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我终身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0.
陈国符先生(1914-2000)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道教学者,也是道藏学研究的开拓者.他以现代科学观念与方法,继承传统考据学之长,成为"我国第一个阅读全部道藏的学者".①他的著作《道藏源流考》及增订版,"被学界公认为道藏研究的开山之作,饮誉海内外".②他探索性地开展对中国炼丹史和炼丹术的研究,著《道藏源流续考》和《中国外丹黄白法考》,在中国外丹黄白法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