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跨期选择任务范式,考察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结果发现:(1)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2)损失情境比获益情境下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3)获益情境下为自己决策与为他人决策在选择即刻选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损失情境下为自己决策比为他人决策更偏好于选择即刻选项,表明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2.
背景线索效应是由重复场景导致搜索效率提高的现象。以往研究发现三维场景下能获得背景线索效应,但对三维场景下深度知觉线索信息如何影响空间场景提供有效线索引导注意仍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以矩阵刺激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刺激项目水平数探讨深度知觉线索对背景线索效应的影响模式。结果发现:(1)在场景布局由较少项目构成时,深度知觉线索提供目标与刺激项目的有效联结,获得背景线索效应;(2)当刺激项目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深度知觉线索增加了背景线索任务的搜索难度,干扰了重复场景中的背景信息对注意的指导性加工,背景线索效应消失。研究结果为三维场景下深度信息对空间场景中注意引导加工的影响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03.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推动力,是衡量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明确其重要作用,提出环境设施设计在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对江苏泰州城市文化的总结,明确通过环境设施设计提升泰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4.
心存感激     
每个人都是珍贵的.如果我们用心灵去发现.每个人,每一件事都有值得我们去感恩的理由……一天清晨睁开双眼,我就充满了感激。感激万能的上帝,让我拥有了新的一天。你看,温暖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床头,那五彩的锦缎在阳光的浸润里闪闪发光。你闻,晨风一路欢悦,吹绿了馥郁的草,散发了野花的清香;你听,那悦耳的鸟叫声,和着早晨买卖的吆喝声,妇人洗衣的嬉闹声,上学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奏起了一首最动人的交响乐。看着身边的亲人半睡半醒的姿态,想象着远方的父母在晨光里忙碌的身影,或是旧日的好友在晨曦里为我祈祷,我充满了感激。  相似文献   
105.
张志伟  张佳一 《哲学研究》2012,(11):125-126
<正>今年9月1—2日,"知觉与意识:2012年心灵与机器北京会议"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心灵与机器Workshop联合主办。本届会议是"心灵与机器Workshop"第九届跨学科年度会议,也是心灵与机器Workshop第一次专门与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合作办会。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知觉与意  相似文献   
106.
钱穆在《中国学术特征》中指出了中国学术尚通学的特征,其所谓通学,追溯而言,即从孔子开始,论语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主张一切典籍学问后于人的德性修养,重视人德性的养成.又说"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博学与礼相辅相成,以礼践学,以学成礼.可以认为孔子所主张的是学问和德性的双重完善,最终要达到以学问成就德性,如此,殊途同归,各种不同所学到达的最终点是人德性的完善,也即为人之学.人之德性有相通之处,人之学问也有相通之处,以为文之学通为人之学,孔门此种通学思想对后世治学之人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学术传统在此源头下开始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在此种学问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7.
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的现象得到了中外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作者推测,中美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的结构取向和深度取向的差异,是导致他们表现出不同课堂行为反应的一个原因.本研究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和课堂学习行为量表对281名中国大学生和206名美国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存在学习风格与课堂学习行为的显著差异;学习风格的结构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深度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构取向的学习风格在文化组别与课堂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结构取向至少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之间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艾滋病患者的内隐态度。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与艾滋病患者交往意愿调查问卷,通过测量获得对艾滋病患者有较高交往意愿的防艾宣传者100名,并随机抽取其中30名作为实验被试,完成了两组内隐联想测验(IAT)。结果: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普通正性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负性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低于艾滋病与一般消极性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普通正性词相联时的反应时;当艾滋病相关词与正性人际词相联以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负性人际词相联时,其平均反应时与艾滋病和负性人际词相联及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与正性人际词相联时的反应时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大学生防艾宣传者对各类传染病患者的内隐交往意愿处于同一水平,但相对于非艾滋类乙型传染病而言,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消极厌恶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09.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是指人们在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 由于对抗压力所引起心理的积极变化。本研究对国外创伤后成长进行归纳概括, 论述了促进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 如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益处寻求和意义建构。此外, 归纳了基于不同视角的PTG模型, 提出了促进PTG的干预策略, 针对PTG实证研究中某些相关变量的测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未来应着重于开展具备多个评估点的纵向研究, 建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PTG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0.
相关研究表明,由于青少年在网络社交中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支持,网络社交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影响。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是人们行为的终极理由,其中他人的认可与接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支撑。当青少年生活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环境中,其自我价值可能越高,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可能会减弱。我们从全国7个省收集了1216份青少年自评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网络成瘾倾向以及父母自评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着网络社交使用频率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青少年的网络社交使用频率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极其显著。结果支持了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