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0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81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79篇
  1978年   63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1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7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4篇
  1957年   53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964年4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党内有教授头衔的库埃拉(Alfred Kurella)在耶拿大学哲学系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所作的这个报告中说,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常常带有变化不定,有时是自相矛盾的含义。马克思从来就把异化分为两种,即无利害关系的异化和敌对性的异化。前者可以转化成为后者。这样说来,人们就不必把异化概念和异己的事物看得太神秘、太可怕了。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异己的东西完全不是什么可厌的和敌对的,相反,它是人类生活本身所固有,甚至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为任何人,如果不去占有异己的东西,也就无法生活。他说,从人生到世上时起,他所碰到的一切东西,包括他所说的语言在内,都是异己的,也就是说,他所遇到和使用的一切,都是他的先人所预先创造好的。他说,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意义是无利害关系的,是中性的,因为马克思一再把“外化”和“异化”象同义词一样加以使用。他认为,马克思在对异化问题的研究中找到了走向劳动价值学说的道路,发现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以及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原因,一句话,在异化的概念下,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现了社会生产同私人占有问的矛盾。最后他指出,把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基本矛盾的一切可怕影响都看成是异化现象,会妨碍人们去发现真正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2.
本文为作者1961年10月在美国心理学会21分组作的主席报告,文中回顾了美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在水星计划中所作的研究工作并瞻望了宇宙飞行未来可能向心理学提出的研究课题。文章前部所述是一些已成过去的研究的概况,后部是作者的一些设想,仅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73.
Ⅰ经济科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的。虽然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在该领域中已经陈述过某些观点,但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才真正诞生。当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得到发展,首批科学研究机构与社团已经建立起来(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经济科学的最初发展是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而且,最初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总是集  相似文献   
174.
在本文中,我们要区分出一些足以构造弗协调逻辑的多值逻辑的最低限度的函数方法,借此来确定作为片断而包含在弗协调逻辑内的多值逻辑这个极大的类。这样,就能够讨论多值逻辑内部的弗协调结构,就象大家讨论多值逻辑内部中的模态结构那样,而且还可表明:从多值逻辑中区分出的  相似文献   
175.
本期发表了一组有关俄国哲学史的译文。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俄国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宗教哲学家。1985年以后,特别是近两年来,苏联哲学界一改以往的回避传统做法,着手出版百卷左右的《祖国哲学思想史丛书》,《哲学问题》等杂志特辟专栏,大量发表介绍这些哲学家生平的文章和他们的著作节选。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各国哲学工作者的注意和深思。这里介绍的三位哲学家是三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但这里选登的三篇文章并不完全是他们的代表作。读者若能从这些文字中粗略地了解到俄国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之一斑,或进而看到苏联哲学已经并正在发生的变化,就不负编者的初衷了。  相似文献   
176.
逻辑与思维     
康德相信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不可更改性,依赖于这样一种思想:逻辑规则陈述‘思维形式’,我们不得不遵照这些规则进行思维。这种思想引起了逻辑与“我们的思考方法”有什么关系的一系列复杂问题。虽然曾假定逻辑规则为“思维规律”是司空见惯的(见布尔1854版著作),但弗雷格有力的批评如此有影响,以致近来一直很少有人在任何模型或形  相似文献   
177.
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物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经济关系的所有不同形态在实践中差不多总是表现为物的关系。生产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同物发生联系。人生活和活动在物质世界中,与他人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种同他人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物表现出来的。一些人生产产品,而另一些人则消费产品。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某一个人生产的产品被另一个人用于生产或者个人的消费的情况,正在越来越普遍。反之,每一个人消费的并不是他所生产的。一个人生产的物被另一个人所消费。物不仅应该通过生产过程,而且在进入消费之前还要通过分配和交换的过程。因此,在生产  相似文献   
178.
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种种矛盾进行深刻而又全面地研究,这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只对社会主义经济矛盾之一——管理的形式与内容矛盾的某些方面做些分析。形式化的过程及形式化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形式化的结果可表现为法律行动、行政命令和社会传统(“不成文的法规”),但下面将探讨的则是形式化的两种基本经济方式:第一种  相似文献   
179.
认识德谟克利特(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卒年不详)的伦理观点,并确定这些观点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所见到的这位哲学家的某些伦理学残篇(这些残篇的真实性至今还有争议)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对这些残篇中那些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成为伦理学上思想争论的主要对象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论断。一方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可以说是他的伦理学的自然主义的(甚至是享乐主义的)方面的命题:“……快乐  相似文献   
180.
《结构》之后的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槪略阐述了库恩本人自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以来三十年的科学哲学探索历程。探索的中心议题是在肯定理论变化间存在不可通约性的前提下,科学知识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库恩强调了科学发展与生物演化之间的相似性,并自认为他是一位后达尔文康德主义者。库恩认为,在知识分化与改变过程的內在基础中,有某种类似康德的自在之物存在,它是永恒的、固定的和稳定的东西,且是不可言说、不可描述的,是处在时空之外的。仅此而论,库恩的这一新主张,是否会在目前科学哲学的平靜湖面上形成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新局面呢?我们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