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9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8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这篇文章发表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今年第九期上。作者主要是根据马克思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和《马克思早期著作选》中某些文章)并使用马克思早期用过的术语写成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人们一般对于把辩证法定义为认识论和逻辑注意较多,而对于把辩证法定义为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论则注意较少,所以他们就来专门讨论后面这个定义。作者企图给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涂上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色彩,抹煞它的阶级性质。作者把马克思说成“既是人道主义者,同时又是现实主义者”,把唯物辩证法说成是“关于把自然世界改造成人的世界的科学,是把人的世界本身革命改造成人道的世界、把人提到‘人的高度’(马克思语)的学说”,是“关于人及其活动的学说”(这并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脏和中心”),“是关于把自然改变为人化自然的学说”,是“自由的人的活动的理论”。他们避而不谈人的阶级性,却说什么:“马克思认为对于生活和科学只有一个基础——社会地发展着的人的本性”,还说:“在渗透着积极人道主义内容的无产阶级的活动中,人得到了恢复”;“共产主义革命是原则高度的实践”,它把社会提升到“人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革命的批判的,这个哲学“变成批判的革命的思想和对实践的批判意识”;马克思曾把“‘亵凟’哲学的任务同革命改造世界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现实提高到哲学水平,而哲学则提高到现实水平”。  相似文献   
22.
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种种矛盾进行深刻而又全面地研究,这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只对社会主义经济矛盾之一——管理的形式与内容矛盾的某些方面做些分析。形式化的过程及形式化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形式化的结果可表现为法律行动、行政命令和社会传统(“不成文的法规”),但下面将探讨的则是形式化的两种基本经济方式:第一种  相似文献   
23.
认识德谟克利特(约生于公元前460年,卒年不详)的伦理观点,并确定这些观点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所见到的这位哲学家的某些伦理学残篇(这些残篇的真实性至今还有争议)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对这些残篇中那些在公元前5世纪就已成为伦理学上思想争论的主要对象的问题,现在仍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论断。一方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可以说是他的伦理学的自然主义的(甚至是享乐主义的)方面的命题:“……快乐  相似文献   
24.
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论面对“环境危机”,环境哲学家们有一种相当普遍的共识,即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环境问题。他们一致认为,环境问题是重要的,但它在过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样,他们也一致认为,在我们处理环境问题时,伦理学应起到更大的作用。然而,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即环境伦理学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才能实现它,在什么程度上实现它是理想的。本文考察当个环境伦理学的关键问题。价值观和对环境及为环境所采取的行动深深地被我们对环境的观察与理解影响着。因此,本文一开始叙述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在环境问题上,科学对环境问题的…  相似文献   
25.
禁地,亦即指由于地形原因而不可进入的地区,尤其是指出于政治、宗教或其他动机而作出的决策所禁止入内的区域(场所、城市、国家)。禁地往往蒙上了一种神秘的气氛.几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到达拉萨曾是几代探险家的梦想。这一地区不仅对外人封闭,而且对“内部人”也封闭:任何人不得离开“外出”。德川幕府对日本实行的隔绝就是这样一种双向隔离。当然.地理条件也有助于这种隔离,因而使之轻易地付诸实行。有人指出(或许这种说法不够严肃).举世闻名的中国长城不仅意味着防范匈奴入侵,更意味着防止中国人逃离。史料也表明中国过…  相似文献   
26.
2001年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民主制度的最重要也是讨论最少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它的成员免遭这种制度中的意识形态的伤害.必须正确地看待所有的意识形态.人们必须把它们当作神话故事来看待,它们能告诉人很多有趣的事,但也包含了很多谬误和令人生厌的谎言.当人们按照某一观点行动时,他们的态度也应该像密探一样,为了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里获得成功而采纳它的信仰并在细枝末节上按照这些信仰去做,但并不全盘接受.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信仰,适用于基督教上帝的存在这一信仰,适用于所有的人生来平等的信仰,也适用于科学.那么,这是否是一种陌生和荒谬的态度呢?科学当然总是处在与权威主义和迷信战斗的前沿.相对于宗教信仰而言,我们有了越来越大的思想自由,这应当归功于科学;人类从古代的僵硬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也应当归功于科学.今天,这些思维方式仅仅是一些糟糕的  相似文献   
27.
28.
道教生命哲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日本的医学医疗明显地表现出偏重“技”即偏重机械和技术的倾向,这与老庄道家的“道”哲学明显不同①。“道”哲学是以与“技”相对应的“道”为中心,探究人的生命根源(即人的生命本来是什么)的问题。我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据我所知,“道”哲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我将站在老庄道家的“道”哲学的立场,围绕“技”和“道”的实践哲学问题,着重讨论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影响。一“技”和“道”是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和依据这种哲学发展起来的道教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29.
拉卜楞寺每年举行许多法会,主要的有正用法会,七日法会,九月法会。正司法会它源于宗喀巴大师于14O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会法,在拉卜楞寺开始于第二世嘉木样活佛久美昂吾(172~1729)时期,法会自正月初三晚站起,到正月十七日止·历时十五天,正司法会的特点是举汗一系列活动。在法会期间,拉卜楞寺的全体增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等一次叫晓会,等二次叫晨会辨诵,第三次叫午时会,第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辨诗会。正月初八为“放生”节,这项活动在图丹颇章院内举行,摆出寺内珍藏的宝物,供人们参观,随后…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