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130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79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62篇
  1966年   48篇
  1965年   131篇
  1964年   104篇
  1963年   126篇
  1962年   54篇
  1958年   60篇
  1957年   53篇
  1956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亨迪卡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他将“我思”论证同戏剧作类比,指出“我思故我在”中的两个“我”属于不同的辨别系统.这种跨越不同辨别系统的推理并不一定能成立,因而笛卡尔的论证中有潜在的问题.但借助电视里真人扮演自己的现象以及命名关系这一“概念事实”,亨迪卡论证了“勒内”可以证明“笛卡尔”的存在.亨迪卡最后指出,这种戏剧类比理解之下的笛卡尔论证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82.
一般认为,创造世界的上帝是绝对的善,他不可能在世界上创造出恶,那么,世界上存在着恶应该怎么解释呢?奥古斯丁的答案是,恶就是善的匮乏,就是非存在.善是模仿统一的秩序.作者以此为起点,梳理了奥古斯丁的一些思想,包括上帝、绝对真理(Veritas,Truth)、真理(verum,truth)、善、恶、理性、感官、本性、秩序和无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作者也澄清了一些学者对奥古斯丁善恶形而上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283.
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讨,有可能解释人类实在和非人类的物理实在之间是如何协调一致的。在分析社会的制度性实在时,我们需要四个概念,即集体意向性、功能的施加、身份功能和建构性规则。使用建构性规则创造身份功能的模式非常类似于第五类言语行为,即宣告。正是这种宣告式的言语行为生成并维持身份功能,继而建立起人类所有的制度性实在。此外,身份功能产生"道义权力",正是这种权力才使人类社会统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84.
本报告挑战了下述陈词滥调——在结果论和义务论之间可以作出真正有效的理论选择,同时它论证了道义论比结果论的基本洞见更加深刻.以费希特的伦理学理论为例,证明它与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的一致性,本报告认为,所有行为都因其自身之故才是值得选择的,对结果的评价必须取决于由值得选择的行为所设置的目的.因此,在按照正确行为而选择的行为与按照最佳结果而选择的行为之间,最终不应该有什么分歧.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方法比另一种方法可能有启发性的优势,但每种方法也都可能会犯视角错误.结果论应被丢在后面,但不是彻底丢掉,而是像火车车尾的守车,只要被正确的道义论引擎牵引着,它就适得其所.  相似文献   
285.
5月14日至1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研讨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与会的近百位伊斯兰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坚守中道,远离极端”的主题,深刻阐释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有力批驳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歪理邪说,强烈谴责了暴力恐怖活动,通过了《坚守中道,远离极端》倡议书,号召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坚守中道、正信正行,远离极端、反对暴力,为促进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伊斯兰教的健康发展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86.
在1972年《命名与必然性》的演讲中,作者提出了直接指称论的观点:名字的语义学内容仅仅就是所指称的对象。一般认为,如果接受直接指称论就必然导致信念之谜。因为,假如专名的语义学内容仅仅就是所指称的对象,那么两个共指称的专名,比如"Cicero"("西塞罗")和"Tully"("图利"),就应该在信念语境中可以替换。但这似乎是错误的,因为,似乎"琼斯相信西塞罗是秃子但不相信图利是秃子"可以是真的,而倘若作替换,就会得出矛盾。在本文中,作者试图论证:实际上导致信念之谜的乃是两个更为基本的原则,即去引号原则和翻译原则;不能把信念之谜的产生归咎于直接指称论。通过这种间接论证,作者认为,直接指称论没有被信念之谜难题驳倒,它还是能够获得辩护的。  相似文献   
287.
信任是医患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和医生之间的隐性合同的一部分。合同要求双方的期望值。病人会告诉医生他们内心深处的个人隐私,信任医生会为他们保守秘密,允许医生在他们生病和悲伤时进入家里和医院。但是,要做到这些,医生必须维持包括关爱、保密和承诺的伦理标准。因为信任就像个很小但却很珍贵的宝石-很难得到,又很容易失去,失去之后想要在找回来极为困难。  相似文献   
288.
美国医师的职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此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力量能使医师对诊治病人和技术操作的质量担负起责任?这种社会力量的来源之一是职业理念;另一种约束力来自于正规社会机构的直接管理,相关权限的依据是国家和地区规范医院和医师行为的法律。第三种规范的形式和政府司法部门紧密相关,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间接性的约束力,涉及病人因医疗事故对医生及其投保的责任保险公司所进行的索赔和诉讼。强调了第三种力量,并突出了在医师和医疗行业圈之外的社会力量对医疗活动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9.
二、计 划既然平等拍卖这一手段 (device这个词在本文第一部分译作“装置” ,似嫌不妥 ,现改译为“手段”。———译者 ) ,作为一种用以达到对于诸如荒岛这样简单情形下资源平等的富有魅力的解释的方法 (technique) ,似乎是有希望的 ,因此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 :  相似文献   
290.
一回顾一下迄今所遇到的诸理论倾向的特征 ,对于本章题目的讨论可能是有用的。我们所讨论的是社会系统 ,不是心理系统。我们的出发点是 ,社会系统并非由心理系统组成 ,更不是由血肉之躯的人所组成。照这么说 ,心理系统从属于社会系统的客观环境。的确 ,心理系统是环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