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1篇
  2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际关系适应特征的情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情境评价法对人际关系适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1以 Schutz提出的人际关系六因素为评价标准 ,采用情境评价法比问卷形式能更有效地揭示人际适应特征 ;2在情境评价中 ,以合作为主的情境设置比以竞争为主的情境设置更利于反映出人际适应特征 ;3情境评价采用定向、组织、交流和问题解决等阶段的过程设计符合情境评价的实际进程 ,有助于分阶段展开被试的行为特征 ,提高情境评价的可控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CiteSpace对心理委员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国对于心理委员的研究始于2004年,经历了初期开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波动下降阶段,现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截止到2021年,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548名作者,高产作者有詹启生、王自华、来燕、闫娟丽等。多数研究者更倾向独立研究而缺少持续与合作研究; 心理委员研究领域共有313所机构,高产机构有天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各机构之间合作缺乏; 研究热点集中于高校、心理健康、大学生、胜任力、培训、高职院校、危机干预等。近年来转向了互联网模式下心理委员培训的研究、心理委员专用量表编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方法引入了该领域。  相似文献   
3.
上级反馈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永丽  时勘 《心理学报》2003,35(2):255-260
采用2×2(反馈方式、反馈对象)两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选取303名被试考察了上级反馈对员工积极整合行为倾向、冲突行为倾向和中立行为倾向的影响,以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ingelis、Triandis等人有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框架基本适合中国被试,个体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反馈的效果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领导的反馈方式、反馈针对的对象对员工的行为主效应都显著,上级的表扬会增加员工的中立行为倾向,针对个人的反馈会引起较强的冲突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基于不同任务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探讨儿童自我—他人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三个实验探讨了4~9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的时间。研究操纵了由自我所有权和自我参照评价引发的两种自我意识:以物体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实验1用所属物的类别任务、实验2和实验3使用特质评价任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岁儿童记自己的物品比别人更多,表明儿童能以物体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2)7岁儿童出现对自己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记忆优势,表明儿童能以概念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研究结果证明了在儿童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所有权为基础和自我参照评价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陈侃  宋斌  申荷永 《心理科学》2011,34(6):1512-1515
目的:利用回归分析探讨绘画测验对焦虑状态的评定作用。方法:对290名被试实施了房子-树-人绘画投射测验和Scl90焦虑分量表测验,结果:在所考察的11种绘画特征中,有5种对焦虑具有预测性。可以建立绘画特征对焦虑进行预测的回归方程,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两名主试评价的Kappa一致性系数均达到较高水平。结论:可以通过绘画测验评定和预测焦虑,焦虑症状的绘画测验方法具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  相似文献   
6.
Western scholarship has underlined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identity, perceived efficacy, emotions, and cost–benefit assessments as central catalysts of collective action.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understand the context-sensitivity of these catalysts by means of cross-culturally comparative designs.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s their context-sensitivity. It aims to find out whether existing opportunity structures in a democratic, nonrepressive country like Germany produce catalysts of collective action different from those produced in an autocratic, repressive country like Turkey. It also aim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in mobilizing people in these two contexts. Semistandardized interviews with activists were carried out in both countries (n = 18 in Germany and n = 15 in Turkey)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a cross-culturally comparative inductive coding procedure including initial and focused coding. Results show that collective action is related to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collective-action catalysts in the two countries. Solidarity concerns at the face of existential risks are more pronounced in Turkey, whereas political-change concerns are more important in Germany. The role of social media accordingly differs, adhering to the different activist goal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role of context in studying collective a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Xunzi carried on the noble ambitions of “Zhou Kong Jiaohua 周孔教化” and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d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on and how to realize it. Starting from the belief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he argues that cultivation was necessary and its teachings must penetrate the mind. The key of cultivation is to cultivate man’s feelings, encourage man to behave properly, and attempt to mold his nature through Ritual cultivation, Musical cultivation, and the Five Classics. The main point of Xunzi’s ethical thought is cultivation. As far as cultivation theory is concerned, Xunzi’s is the most logical and systematic of the famous Pre-Qin thinkers. Translated by Peng Chuanhua from Nanchang Daxue Xuebao 南昌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2005, (2): 1–8  相似文献   
8.
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是指在即时序列回忆中短单词列的成绩优于长单词列的现象。该文首先回顾与词长效应有关的实验研究及阐述对应的理论解释,包括经典的语音回路理论和新近提出的特征模型、整合理论、项目位置权衡理论和SIMPLE理论等,然后介绍在这一方面运用脑成像技术研究的进展,如ERP,PET和fMRI方面的研究,为词长效应理论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接着讨论词长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争议,最后简评各主要理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道路交通标志的心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美莎 《心理学报》1987,20(2):57-65
实验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使用汽车司机调查表测定80种标志的可理解度,对标志意义的85%正确理解率定为标志可接受性标准。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未达到标准的标志进一步进行长时记忆测验,以85%的再认正确率作为标志可接受的标准。第三部分对第一部分中未达到标准的标志进行短时记忆再认正确率和再认反应时测验,并对第二、第三部分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65种标志理解度达到可接受标准,(2)交通标志的理解度主要取决于标志本身图形符号的直观性和单义性,以及司机的过去经验和学习效果。司机对标志的态度也对理解度有一定影响,(3)在理解度未达到标准的15种标志中,有14种的学习和记忆效果较好,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再认正确率都达到可接受标准。(4)“解除禁止超车”标志各项测验成绩均未达到标准,不宜作为正式标志使用,(5)以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再认正确率以及正确再认反应时作为指标来评价交通标志的优劣程度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0.
绩效反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反馈是组织中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员工潜能的很重要的管理手段。该概要回顾了有关反馈的研究,分析了反馈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不同反馈来源中上级反馈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表扬还是批评的信息对员工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反馈接受者本人的特点对反馈效果的影响研究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