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14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1982,4(3):164-176
A brief counseling program is described for divorcing parents and their offspring living in Marin County, California, where the divorce rate is perhaps the high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nseling was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marital disruption produces a mourning which needs to be treated.This report was prepared by the 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 on a contract from th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 Youth and Families. Jane Palches Kraft, M.S.W., was director of the project. Reprint requests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is journal's editor a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Medical College of Georgia, Augusta, GA 30912.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相似文献
2.
非形式逻辑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它首先是一种寻求更好的大学逻辑教学方式的努力。进而,非形式逻辑学者们逐渐开始触及和探讨越来越多的理论议题,即发展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关于论证以及好论证的理解方式。在1998年世界哲学大会上,布莱尔和我阐释了非形式逻辑为哲学所带来的理论后果,其中一点我们称之为“演绎主义的终结”。那时我们并未给出演绎主义的定义,而只是把它等同于麦金泰尔的那个精炼的说法:“任何推理,不是演绎的,就是有缺陷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在当时就作出“演绎主义的终结”这一论断,显然是有点为时过早了。因为演绎主义似乎至今都还很有生命力,甚至在那些倾向于非形式逻辑的学者那里它也能得到支持:恩尼斯长期以来都辩护演绎主义是一种论证重构策略,格罗尔克更是致力于辩护它是一种论证评价理论。在本文中我将论证,非形式逻辑最好被理解为一种不诉诸于演绎技巧和演绎规范的逻辑研究。当我们意识到演绎和演绎主义已经如何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哲学发展史中,并且牢牢地控制了我们关于逻辑研究的理解,我们就能明白非形式逻辑这一理论努力是多么的困难和重要。我将首先澄清“演绎主义”的意思,然后再分别考察那些赞成和反对演绎主义的论证,最后,我将表明非形式逻辑是从演绎主义中挽救逻辑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3.
4.
终末期癌症病人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诊治终末期癌症病人过程中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躯体方面,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方面,在诊治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来进行人文心理关怀,维持生命质量和保证他们应有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5.
人的尊严与生命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会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1)
“尊严”是频繁出现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但关国学者麦克琳却在最近认为,尊严在生命伦理学中是个无用的概念,可以毫无损失地用其它概念,比如尊重人的自主性概念所代替。反驳了麦克琳的观点,定义了尊严的含义,认为生命伦理学的使命就是在当代生命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沈铭贤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2):10-14
基因伦理的挑战在基因-检测、基因-治疗、基因-生殖、基因-克隆、基因-生态等五个层面展开,大致包括保护基因隐私、防止基因歧视,生殖细胞能否基因治疗,辅助生殖是否“扮演上帝”,克隆人,转基因的安全性等内容。同时,提出了基因决定论、实体论和主观论以及基因伦理走向何处等理论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All psychologists must uphold the same ethical standards about confidentiality even though each state imposes different legal limits on their ability to protect clients' confidences. The resulting ethical-legal confusion is exacerbated by legally based confidentiality training that treats legal exceptions as if they were the rule and fosters the impression that attorneys are now the only real experts about this aspect of practic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thics-based confidentiality practice model that clarifies the ethical rule and puts its legal exceptions into ethical perspective. Like the Confidentiality sec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2002)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this outline would apply to all psychologists regardless of state laws, but the details of its implementation would vary according to role and setting. It can be used as a universal training outline, a consultation and supervision tool, a guide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a basis for clearer ongoing conversation about the ethics of "conditional confidentiality." Psychologists can use this practice model to regain their status as experts about the confidentiality ethics of their own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等中医院校师承教育试点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丽娟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59-61
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部分学校在中医专业恢复师承教育,开办试点班。试点班以中医课程为主,培养方向是中医特色临床。在师承教育试点班里,已经把纯中医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相对分开。恢复师承教育试点班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它在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亚明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64-66
精神疾病分类学不仅构建了对于这种疾病的评价,也决定了病人的名誉及其在法律关系中的责任。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精神疾病分类学塑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病人的形象。概述了克雷佩林的理论体系和分类思想,分析了贯穿其间的哲学讨论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起始阶段的精神疾病分类学如何塑造了那样一种精神病人的时代形象。 相似文献
10.
于保荣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2)
提出制约新农合制度发展的瓶颈有:筹资方式及筹资成本问题、筹资水平、补偿内容的设计问题、过多照搬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资金管理方式、管理能力与管理手段、位于卫生局内的合管办、无法实现“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