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0篇
  5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espite importance for theories of perception, controversy exists as to whethe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to the perceptual system about involuntary as well as voluntary eye movements. We measured the perceived direction of targets flashed briefly in an otherwise dark field during the primary phase of optokinetic afternystagmus (OKAN), an involuntary eye movement that persists in darkness following optokinetic stimulation. Perceived direction was measured by unseen pointing in one experiment and by pointing made under visual control in a second experiment. Pointing was essentially veridical in both experiments, indicating that accurate extra-retinal information about eye position (presumably, as efference copy) exists for OKAN. Illusory motion of visual targets, which can occur during involuntary oculomotor responses, therefore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a lack of efference-copy signals for such eye movements.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旨在探讨在我国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同伴关系、成就动机和成就水平的影响,运用自然实验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三年级两个班进行实验研究,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n=35),另一个班为控制班(n=37).实验为期三个月。结果表明: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初中生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变化轨迹及两者间的关系,采用关系网络问卷、孤独感量表对西安市的875名初中生(M=12.73±0.18;男生494名)进行三年追踪测量,使用多元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初中三年,中学生的友谊质量逐渐提高,孤独感水平逐渐下降;(2)初一时的友谊质量和孤独感水平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初中三年期间二者的发展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3)初一时的友谊质量可显著预测初一时的孤独感水平(β=-1.77,p<0.001)及随后的发展速度(β=0.20,p<0.05);(4)男生的孤独感水平初始值高于女生,友谊质量的初始值则低于女生;高SES个体孤独感的起始值高于低SES个体。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初中三年期间个体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动态变化关系及友谊质量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对改善青少年孤独感的现状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简云龙  刘源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89-1603
动机连续体是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进行整合的心理学概念,其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争论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从大理论(grand theory)视角出发,对涉及上述两个概念的理论进行梳理,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进行整合。由此展开对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结构的讨论,总结了动机的单维结构、多维结构和复杂结构假设下的理论新进展,分别论述在拮抗效应、累加效应和其他复杂效应等假设下动机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展开不同效应对实践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五俊  姜媛  方平 《心理科学》2021,(1):230-236
摘 要 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同时体验,即混合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健康应对的共激活模型、情绪动态模型和积极比模型一致认为混合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呈现非线性的关系,适当的混合情绪有利于个体在困境中全面加工和整合信息,寻求意义,获得控制感,进而实现健康应对和心理症状改善,获得幸福感。未来研究应关注对非线性关系的精确描述;低压力或非压力情境下混合情绪的意义;进一步研究混合情绪促进心理健康的内部机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冥想是一种维持自我注意的身心调节技术,是缓解因压力所致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端粒是维持染色体稳定和完整的DNA片段,大量有关冥想对端粒及端粒酶活性影响的研究阐明,通常情况下压力人群经过冥想训练能提高端粒长度并增加端粒酶活性,这种改变与压力缓解密切相关。这一积极效果主要得益于皮质醇和炎症等生物因素及心理和环境等非生物因素。未来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冥想练习的效果、增加追踪研究、多学科联合及扩大样本等找到最有利于提高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冥想方式。  相似文献   
8.
书写是小学阶段书面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多种认知技能的影响。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7名小学五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其五、六年级时的汉字听写和抄写的影响。控制了非言语智力、语音意识后,结果发现:(1)儿童汉字听写和抄写能力随时间发展均有显著增长;(2)五年级语素意识显著预测了五、六年级两个时间点的听写,五年级快速命名仅显著预测了五年级听写;(3)五年级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预测了五年级抄写。研究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和抄写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Abstract

In this research, we hypothesized that employees’ belief in a just world (BJW) would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voice behavior, i.e., the expression of ideas or opinions with the intention of engendering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 or change, and that this relation would be mediated by perceived voice efficacy and perceived voice risk. To test these hypotheses, we collected self-reported data from employees in two different countries: China (N?=?313) and Germany (N?=?190). The results reveal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BJW and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in both samples. The two-mediator model was confirmed in the Chinese sample, while only perceived voice efficacy played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German sampl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related to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education levels between the samples.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bolstering employees’ belief in justic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which influence perceived voice efficacy and risk, as means to increase organizational voice behavior.  相似文献   
10.
Yuan  Yongfeng 《Studia Logica》2020,108(3):425-449
Studia Logica - This article reveals one general scheme for creating counter examples to Bayesian confirmation theory.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s is that: in daily life the degree of confi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